人的智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隻要我們能夠下決心去努力,我們就能越來越多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越來越智力超群!
有人之所以經常說事情很艱難,往往是由於他們並沒有把全部潛力發揮出來!
學會想盡一切辦法、窮盡一切可能去努力吧!因為世界上沒有“天大的問題”,隻有不夠努力造成的失敗和遺憾。或者說,問題在於做得還不夠,所以要更賣力才對。
如果我們通過找方法做了一件乃至幾件讓人佩服的事,就能很快卓爾不群並獲取更多的發展機會。
蘇慕白在一家中等規模的保健品廠工作。公司的產品不錯,但知名度卻很有限。
他從推銷員幹起,一直做到主管。一次他坐飛機出差,不料在國外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劫機,在度過驚心動魄的十個小時之後,問題終於解決了,他可以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機艙的一瞬間,他突然想到在電影中經常看到的情景:當被劫機的人從機艙走出來時,總會有不少記者前來采訪。
為什麼自己不利用這個機會宣傳一下自己的公司形象呢?說幹就幹,他立即從箱子裏找出一張大紙,在上麵濃描重抹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蘇慕白,我和公司的××牌保健品
都安然無恙,非常感謝搶救我們的人!”
他打著這樣的牌子一出艙,立即就被電視台的鏡頭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這次劫機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聞媒體都對他進行了采訪報道。
他在機場別出心裁的舉動,使得公司和產品的名字幾乎在一瞬間家喻戶曉。公司的電話都快打爆了,客戶的訂單更是一個接一個。等他回到公司的時候,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帶著所有的中層主管,都站在門口夾道歡迎他。董事長動情地說:“沒想到你在那樣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司和產品。毫無疑問,你是最優秀的推銷主管!”董事長當場宣讀了對他的任命書:主管營銷和公關的副總經理。之後,公司還獎勵了蘇慕白一筆豐厚的獎金。
蘇慕白的故事深刻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在任何單位、任何組織,能夠主動找方法解決問題的人,最容易把工作做到完美。
曾經有一位推銷員看到這樣一句話:“隻有盡心盡責,才能夠盡善盡美。”開始,他有些懷疑,後來,為了驗證這一句話,他細細反省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態度,結果發現自己錯過了許多可以與顧客成交的機會。後來,他分析原因,認為自己在工作中的確沒有做到盡職盡責。在工作之前準備不充分,沒有想好最佳的應付方法。於是,他製定了嚴格的工作計劃,並付諸於工作實踐當中。
幾個月後,他回顧了一下自己的工作,突然發現自己的工作業績已經增長了幾倍。數年後,他擁有了自己的公司,開始在更廣闊的天地裏施展自己的才華。
美國總統麥金萊在得州的一所學校演講時,對學生們說:“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盡最大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得盡可能完美。”
“隻要精神不滑坡,方法總比問題多。”人作為高級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會動腦筋。隻要我們下決心並肯動腦筋,越去找方法,便越會找到方法。越會找方法,就能創造越來越大的價值,這不僅提高了自己找方法的自信,而且越來越明白找方法的竅門,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你真的已經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尋找到最簡捷有效的方法,從而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了嗎?
心智不老,方法總比困難多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有人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已經取得了成功,也有人正因種種失誤經受著痛苦。實際上,失敗是孕育成功的必備條件。當我們陷入人生的黯淡時,請喚起新的勇氣不要讓心智老去,相信在失敗中我們一定能找到創新的方法。
一天夜裏,一場雷電引發的大火燒毀了美麗的“萬木莊園”,這座莊園的主人邁克陷入了一籌莫展中。麵對如此大的打擊,他痛苦萬分,閉門不出,茶飯不思。
轉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見他還陷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就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莊園變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一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能看得見希望呢?”
在外祖母的勸說下,邁克決定出去轉轉。他一個人走出莊園,漫無目的地閑逛。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讓邁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急忙興衝衝地向家中走去。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邁克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然後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裏。
很快,木炭就被搶購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初具規模了。
幾年以後,“萬木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間本沒有死胡同,就看你如何去尋找出路。不讓心智老去,才不會讓心靈荒蕪,才不會無路可走。
生活總是這樣:當一扇門關上,另一扇門就會打開。沒有趟不過去的河。麵對困難,隻是沉湎於沮喪,便會有禁錮的感覺,自然找不到新的出路,不妨去郊外,享受一下新鮮的空氣、陽光,這樣你的心情會豁然開朗,精神為之振奮,走出困境,你將會有積極的想法,果敢的行動。人,隻有在良好的心境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聰明的才智。
日本大企業家鬆下幸之助對此理念闡述得最透徹,他說:“跌倒了就要站起來,而且更要往前走。跌倒了站起來隻是半個人,站起來後再往前走才是完整的一個人。”
日本三洋電器公司的顧問後藤清一,曾在鬆下電器公司擔任廠長,當時鬆下幸之助就給他最好的教育機會。有一天,日本遭遇有史以來最狂暴的台風,雖無人員傷亡,但工廠卻接近全毀。後藤心想:好不容易遷到新廠,正想要全力生產、大幹特幹時,卻遭此打擊,老板心裏一定很沮喪。
鬆下是在台風即將停止之前趕到工廠的,此時不巧鬆下夫人也因身體不適而住院,他是探病後才趕來的。
“報告老板,不得了,工廠遭逢巨變,損失慘重,我來當向導,請去工廠巡視一趟吧。”“不必了,不要緊,不要緊。”
老板手中握著紙扇,仔細地端詳它,橫看、縱看,神情異常地冷靜。
“不要緊,不要緊。後藤君啊,跌倒就應爬起來。嬰兒若不跌倒也就永遠學不會走路。孩子也是,跌倒了就應立即站起來,嚎哭是沒有用的,不是嗎?”
鬆下說完掉頭就走,對工廠的災難毫無驚恐失色之態。
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古書上也說:“窮則變,變則通。”的確,天無絕人之路,上天總會給有心人一個反敗為勝的機會。
人的一生總會遭遇許多意外的困難與失敗。對許多人來說,挫折並不足畏,可怕的是你在心理上被徹底打敗了,而又未能體會真正的“教訓”,反而一再重蹈覆轍,以致到最後無可救藥。我們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因此要勝勿驕,敗勿餒。”而更重要的是要經得起挫折,再重整旗鼓,開辟人生的另一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