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紐約的一家出版公司曾經有這樣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
傑諾大學畢業時,到了這家出版公司工作。當時,出版社正在進行一套叢書編輯,每個人都很忙,經理更沒有時間安排傑諾具體的工作。於是傑諾成了“萬金油”,業務部、編輯部、印刷部……哪裏需要,他就被指派到哪裏。他卻毫無怨言,總是把每一樣工作都做得盡善盡美。
“你真是傻瓜,這樣被別人指來派去的,做了那麼多事,最後連自己的獎金到那個部門領都不知道。”有人這樣嘲笑傑諾。
傑諾隻是笑笑,依然認真地去做每一件事情。
也有人挖苦他說:“你真是沒出息,每天比誰做得都多,但是卻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這樣做再長時間也是沒有成果的。”
的確,傑諾做的事很瑣碎,包書、送書、取書、郵寄、聯絡……這些事情,表麵上看來的確不值得一個大學生去全身心投入。然而,傑諾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每一件工作都是有意義的,認真去做,就一定會有收獲。因為他的用心和努力,每一個給他指派工作的人都對他很滿意。
三年後,傑諾被提拔為發行部主管時,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公司總裁的話讓大家幡然醒悟,他說:“傑諾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比別人多做一點,所以他學會了所有部門的工作,熟悉了所有部門的經營管理。這一點,整個出版社沒有一個人趕得上他。”十年後,老總裁退休時,曾經的“萬金油”——傑諾出任了公司總裁。十五年後,傑諾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傑諾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比別人多做一點”,就必須修煉一身能夠驅動自我的“好功夫”。因為隻有能夠驅動自我的人,才更容易有卓越的表現。
其實,卓越離我們並不遙遠,隻要你能掌握成功的秘訣,你就能夠登上卓越的峰巔。成功的秘訣自古至今,千口千言,但傑諾的故事讓我們深刻地了解到,成功的不二法則是:比別人多做一點。
“比別人多做一點”是一種素養,它體現的是一個人追求卓越,絕不安於現狀的工作態度。隨著職場競爭的加劇,僅僅做一名“合格”的員工,已經沒有充足的競爭力,重要的職位、優厚的薪金以及高級的職業榮譽,隻會給予那些超越“合格”達到“優秀”的人。永遠也不要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追求工作業績的步伐,在我們整個職業生涯中,不要有片刻的停留。
“比別人多做一點”是一種精神,它秉承的是主動和自動自發。西諺有雲:“主動的人,必是站在君主身邊的人。”的確,比別人多一些主動才可以得到更多賞識。當多一點自覺成為一種習慣時,你也就擁有了事業成功的通行證。
“比別人多做一點”是一種激情,它體現的是一種精益求精、積極進取的工作狀態。激情是鞭策和鼓勵我們向上進取的不竭動力,隻有比別人更多一份激情,才能使自己對現實中的困難和阻礙毫無畏懼;隻有比別人更多一份激情,才能在前進的旅途中更增添一份自驅力。
“比別人多做一點”是一種意識,它體現的是對成功的渴望與堅持。今天的職場中,生存已屬不易,成功更是難上加難,這就需要我們有堅強的意誌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去麵對一切職場道路上的艱辛。堅韌是生命的脊梁,也是在殘酷競爭中無往不勝的法寶。所以要想在職場站住腳,就要有足夠的堅強來經受失敗的打擊和考驗。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要成為職場中的“鳳毛麟角”,要在芸芸眾生中如鶴立雞群,要成為不可替代的人,要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就要不遺餘力地在工作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忠誠,就要竭盡全力比別人多做一點。
基於此,本書將從如何比別人多一些優勢,如何設定比別人更高深的目標,如何比別人多一些自動自發,如何讓自己更有激情,如何讓自己行動更快捷,如何在逆境中更加執著等方麵進行充分地闡釋,讓你從各個角度了解“比別人多做一點”的精髓。從不同層麵向你講述“比別人多做一點”的內涵,讓你在激情澎湃中學會驅動自我,讓你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比別人多做一點”的深意。
本書介紹的觀點,會幫你拓展看待世界的視角,同時也會給你的思維方式帶來強有力的衝擊,使你在潛移默化中變換你工作的心態,在無聲無息中完善你的人格,成為你每天繁忙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讓你從中汲取精華,為你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智慧,使你所做的每項決策都深深地激勵著自己、鼓舞著他人。
無論你是管理者,還是普通職員,“比別人多做一點”的態度能使你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客戶會關注你、信賴你,從而給你更多的機會。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現在起就樹立比別人多做一點的理念,將它變成一種習慣,一種行為準則,讓它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永放光華。
編 者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