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學習炒股牛人,大牛市穩賺不賠(1)(3 / 3)

2.要選持續盈利的企業

如何選股呢?林園拿出了自己的擇股思路。

(1)注重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包括:每股年盈利至少應該在0.2~0.3元以上。每股淨資產,需要關注,但並不一定很在乎。公司市盈率水平不要超過25倍。企業現金流充裕,企業毛利率至少應在18%以上。

(2)投資者要選擇能持續盈利的公司。選擇知名品牌,選老字號公司;選沒有競爭對手的公司,如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從企業的投入產出比來看,投入一定,而產出很大、甚至產出無限的公司最理想。而對於企業要隨著市場的擴大不斷追加投資的公司,他則認為缺乏吸引力。像林園近期熱衷的旅遊股黃山旅遊,旅遊人口每增加7%,相應的盈利則增長30%。

3.怎樣選擇介入的時機

不問現時股指是多少,不作大盤走勢預測,隻注重選股因素,這是林園一直強調的基本投資理念之一。然而,究竟何時是介入企業的最佳時機,林園則以自身的投資經曆作解。

2003年,他幾乎是滿倉買入3隻股票:貴州茅台、五糧液、雲南白藥,其基本思路就是選擇在知名品牌被低估的時候買入。當時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在40倍以上,而這3隻股票的市盈率都隻有20倍左右,在國際上這樣的公司市盈率一般都在50倍左右。實際上,像五糧液,他8元多買進,很快股價就漲了一倍。

2005年4月,他拆借了1.5億元買入招行轉債。為什麼會選擇在此時介入招行,林園作了詳細解釋。他一直認為,招行是一個好公司,一直想買,但是對於招行的盈利模式,林園坦承看不清楚,直到現在,他已經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把招行在全國各地的分行及主要客戶了解了一遍,仍然認為,這是他所投資的股票中確定性最差、風險最大的一隻。他買入時的平均價為102.5元,直到招行股改前,轉債價格仍然是102元左右。但是股改後,轉債一下讓他賺了30%。

“炒股一直賺錢,所以熱愛股市。”當別人問他如何才能堅持炒股17年時,林園回答說,“17年來,每一筆投資最終都賺錢。目前的投資基本原則是,買入股票後12個月內不虧錢,3年內市值翻番。”

【股市箴言】

所謂“不戰而勝”的策略,以林園的話說就是,“我隻是選擇優秀的公司和股票,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就決不投資。我有自己的投資鐵律,這使我每次可以在股市長期走低前脫身。”

“華爾街股神”——沃倫·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被喻為“當代最偉大的投資者”,被稱為“華爾街股神”,他在投資的發展史上可謂獨占鼇頭。1956年,他從100美元起家,通過投資成為擁有440億美元財富的世界第二大富翁,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驚人的投資神話。

更不可思議的是,巴菲特賴以創造超級財富和驚人業績的投資策略非常簡單。他認為,“在投資中,如果高等數學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報紙了,我從來沒發現高等數學在投資中有什麼作用。”他甚至告訴投資者們:“投資要成功,你不需要研究什麼是β值、有效市場、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或是新興市場,事實上大家最好對這些理論一無所知。”

巴菲特聲稱自己“從來沒見過能夠預測股市走勢的人”,那麼被稱為當代最成功投資者的他,采取的是什麼樣的投資策略呢?

“我們的投資仍然是集中於很少幾隻股票,而且概念上非常簡單;真正偉大的投資理念,常常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概括。我們喜歡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優勢,並且由一群既能幹又全心全意為股東服務的人來管理的企業。當發現具有這些特征的企業而且我們又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時,我們幾乎不可能出錯。”巴菲特如此闡述他的基本投資策略。

“投資企業而非股票”是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巴菲特投資哲學的精要,在於投資企業的前景。他主要是進行企業投資,而不是股票買賣。

“我們的經濟命運將取決於我們所有的公司的經濟命運,無論我們的所有權是部分的還是全部的。”巴菲特的投資策略,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以大大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集中投資於優秀企業的股票並長期持有。

實際上,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中唯一的敵人就是自己。什麼樣的股票值得我們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