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個用戶急需計算機配件,但他卻在離城40公裏的開發區裏。安東尼得知後,想派人送去,但員工都下班走光了,於是他便決定自己去送。
途中,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河水猛漲,交通阻塞,安東尼的汽車無法行駛。按常理遇到這種特殊情況,安東尼完全有充分的理由返回,但他並沒有被艱險嚇倒,仍勇往直前,巧妙地利用原來存放在汽車裏的一雙旱冰鞋,滑向目的地,平時隻要二十幾分鍾的汽車路程,卻變成了4個小時的跋涉。
安東尼到達用戶所在地後,又不顧疲憊,及時解除了用戶的困難,使用戶大為感動。
哈佛哲理
一諾千金,就是自己說話一定要算數,自己許下的諾言一定要去實現它。遵守諾言就像保衛你的財富一樣重要,一旦失去了信用,就會一無所有。誠信是一項彼此信任的無字約定,也是一種具有約束力的心靈契約,比任何法律條文都具有更強的約束力,是贏得人生成功的重要法寶。一個人如果獲得了別人的信任,要比擁有千萬財富更足以自豪。
承諾便應守諾。無論對任何一件事許諾的時候,都應慎重地對待,因為你的諾言價值千金,無論對任何人都是這樣。一個人既然作出鄭重的承諾,就應該想方設法地實現它,不應該尋找任何不能兌現的理由。
守時,就是守住信譽
在一家軟件公司上班的約翰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差的人。有一次,在他的再三努力下,他的客戶——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經理——終於給了約翰回音,讓他在星期三上午9點到經理辦公室去,麵談公司軟件的項目。
但約翰在那天去見該經理的時候,比約定的時間遲到了15分鍾。等他到時,經理已經離開了辦公室,去出席一個會議了。過了幾天,約翰再去見該經理。經理問他那天為什麼遲到,害得自己白等了半天。約翰回答道:“洋森先生,那天我在9點15分來的呢!”“但是約定的時間是9點鍾呀!”該經理提醒他。
約翰還是不服氣,以狡辯的語氣回答道:“我知道。但是我以為遲到了15分鍾是無關緊要的,你就等不及了嗎?”
該經理很嚴肅地說:“無關緊要?你要知道,準時赴約是件極重要的事。在這件事上,你已經失去了你所向往的那筆業務,因為在當天下午,公司又接洽好了另一個人了。我要告訴你,你不能認為我的時間不值錢,等一二十分鍾是不要緊的。老實告訴你,在那一二十分鍾的時間裏,我還預約好兩個重要的談判項目呢!”
約翰因為缺乏守時的觀念,從而失去了已經到手邊的好機會。
哈佛哲理
在交往中守時是一個人品格和作風的體現。一個不守時的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可靠,憑此一點,你就失去了與人深入交往的基礎。一個人守時是言而有信、尊重他人的表現。
誠信:無價的財富銀行
查爾斯隻身一人來到紐約,他想從銀行貸款做生意,可是沒有熟人擔保。
他預先打扮了一下,衣冠楚楚地走出了酒店的大門。
他先走進一家銀行貸了1萬美元,接著又馬上走進另一家銀行把它存起來。這個過程前後總共才花費了1個小時。
看看天色還早,查爾斯又走進了兩家銀行,重複了剛才發生的一幕。這兩筆共2萬美元的借款的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充頂,大體上也差不了多少。過了幾個月後,查爾斯就把存款取出來還債。
以後,查爾斯在紐約更多的銀行操作這種短期借貸和提前還債的把戲,而且數額越來越大。不到一年光景,查爾斯的銀行信用已經“十足可靠”,憑他的一紙簽條,就能借出10萬美元以上的貸款。
後來,他用貸來的錢買下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五年後,查爾斯成了紐約一家出版公司的大老板,擁有10億美元的資產。
哈佛哲理
信用是人格的體現,是人類社會平穩存在、人與人和平共處的基礎,是人性中最珍貴的部分。一個人失去了信用,就會失掉別人的信賴,也會因此而失掉成功的機遇在一個人成功的道路上,誠信的品格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永遠不撒謊
湯姆外出賺錢,臨行前,母親給了他十枚金幣,並再三叮囑他在外麵做人做事要誠實,不能對上帝撒謊。
半路上,他遇到了劫匪。
“你身上有錢嗎?”一個劫匪問他。
“我的內衣口袋裏放著十枚金幣。”湯姆老老實實地回答。
劫匪們哈哈大笑,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另一個劫匪惡狠狠地問:“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錢?”
湯姆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還是沒有人相信他。
“過來,小夥子。”劫匪頭子說,“告訴我,你身上到底有沒有錢?”
“我已經說過了,我的內衣口袋裏放著十枚金幣,他們不信。”
“把他的外套掀起來。”劫匪頭子命令道。
那些金幣馬上就被搜了出來。
“你幹嗎不打自招呢?”劫匪第一次遇上這樣的怪事。
“因為我不能背叛我的母親,我向她發過誓——永遠都不撒謊。”
劫匪們聽到這話,心頭一震。劫匪頭子對他說:“小夥子,你小小年紀卻如此守信用,我們卻在違背小時候對上帝許下的諾言。來,把你的手伸過來,我要握著你的手重新發誓!”
湯姆照劫匪頭目說的做了,其他劫匪也被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對著上帝發誓……”
哈佛哲理
許多人把說謊、欺騙視為一種手段,他們相信說謊、欺騙會給自己帶來好處。但是,人不可能靠說假話獲得朋友,更不可能靠說假話贏得成功。撒謊是隱瞞不了事實的,當一個人被謊言愚弄後,他會感到被愚弄的恥辱,因而對說謊者十分厭惡、十分憤怒,因此說謊者的不被信任是極自然的。不誠實、狡猾、慣使惡劣伎倆、欺詐、偽裝……這類人被排斥、被冷落、被嘲諷、被蔑視,正是反映了這種惡劣品德為社會所不容。
謊言也有美麗時
有個男孩剛做了複明手術,心情很不平靜,就一個人摸索著來到了醫院後院,坐在一棵大樹下。他心情激動地期盼著將要看到的五彩世界,但又擔心手術不成功。這時,一片樹葉飄到了他的頭上,他拿到手裏,自言自語地說:“這是楓葉,還是……”“是楓葉。”一個低沉的聲音傳過來,接著一雙大手摸到了他的臉上。“小朋友,幾歲啦?”“10歲。”“你眼睛不好?”“啊,從小就有毛病。叔叔,你說這世界美嗎?”
“美啊!你看,這天空是藍色的,遠處的山雄偉挺立。在咱們對麵有一泓清水,水麵上浮著粉紅的荷花、碧綠的荷葉。這四周綠樹成蔭。嘿!那邊不知是誰在放風箏。你聽,這樹上的小鳥在叫,你聽見了吧?”
“我聽見了。”男孩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麵。驀地,他抓住那個人的手問道:“叔叔,我的眼睛能治好嗎?”“能,一定能,孩子,隻要你認真配合醫生治療,就會好的。”“真的?”“真的!”後來,大家經常在後院看到他們兩個坐在一起聊天。
過了一段時間,男孩終於拆了線,他看到了光明。他想起了後院的夥伴,便跑向了後院。
他朝後院裏一看,愣住了。原來,這裏什麼也沒有,有的隻是一堵牆壁和一棵老樹。在冷風中坐著一個中年人,他戴著一副墨鏡,身邊放著一根導盲棒。中年人捧著一片楓樹葉,在低低地說著什麼。
以後,在醫院後院的石凳上,人們經常看到一個男孩拉著一位失明的大人,向他低低地述說著眼前並不存在的精彩世界……
哈佛哲理
故事中小孩和大人的話不能簡單地以誠信與否來看待,他們隻是說了一個美麗的謊言。誠信並不是指老老實實地說真話、說實話,也不是刻板、一成不變的,有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學會靈活變通,來適應周圍時刻變化的環境。但必須明白一點,做人不能兩麵派,不能背離誠信的基本原則。
販賣誠信等於販賣自己
有一對夫妻在一家國營企業上班,後來因為企業效益不好,夫妻就雙雙辭去了工作,自己開了家燒酒店。
丈夫是個老實人,為人真誠、熱情,燒製的酒也好,人稱“小茅台”。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傳十,十傳百,燒酒店生意興隆,常常是供不應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倆便決定把掙來的錢投進去,再添置一台燒酒設備,擴大生產規模,增加酒的產量。這樣,一可滿足顧客需求,二可增加收入,早日致富。
這天,丈夫外出購買設備,臨行之前,把燒酒店的事都交給了妻子,叮囑妻子一定要善待每一位顧客,誠實經營,不要與顧客發生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