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購買一定的商業保險,進一步提升家庭保障水平。
在理想的情況下,我們在退休前會一直保持身體健康和財務安全。但也可能由於傷殘、重疾、慢性病以及失業等原因而提前退休,而過勞死則與強製提前退休的狀況類似。保險為我們的家人有效規避上述風險,提供了一個保護傘,但必須在風險發生前就獲取它。投保的時間越早,保單的價格就越低,保障也更加全麵。建議趙女士為家人購買一定的商業保險,主要是意外商業保險以及大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這個比重一定要適度,不要為自己增加多餘的負擔,建議將年保費總量控製10000~15000元區間內,遵循“雙十原則”即保額為家庭收入的10倍,保費不能超過家庭收入的10%。
養老投資
明天,我們怎麼養老
以社保製最健全的美國為例,盡管退休年齡在一再延遲,但社保仍然危機重重。2005年布什總統說:“2018年,社保將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自那以後,社保缺口將逐年遞增。到2042年,整個社保係統將被消耗殆盡,全麵破產。”2010年美國許多州都承認,他們負擔不起曾經許諾的養老金,要削減“曾經神聖不可侵犯”的社會福利。現在美國國會希望立法將退休年齡推遲到70歲。但推遲退休年齡無疑將遭到公眾的抗議,甚至引發社會動亂,比如2011年英國政府推出了退休金改革計劃,就引發了200萬人大罷工。
養老投資12345
麵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傳統的靠子女、靠單位的養老方式根本不足以使老年人維持以前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須關注社會養老保險之外的商業保險。資料顯示,中國已於2000年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突破16%,屆時對養老金的需求將是目前的10倍以上。“4個老人+1對夫婦+1個孩子”,這種“421”模式在現代家庭結構中日漸典型。獨生子女政策也在改變著中國的家庭人口結構,“養兒防老”的傳統養老模式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國家財政麵臨沉重支付壓力,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體係不堪重負。很多工薪階層也開始選擇給自己購買養老保險,用他們的話說,“在相對寬裕的收入中‘擠’出一部分,量力而行,為自己購買一份養老險,作為日後養老的經濟補充。”需要提醒的是,商業養老保險這類產品有個特點,年齡越輕每期所繳納的費用越少,如果想買保險則宜早不宜遲。養老保險由三個部分組成:
是基本養老保險(如社保)。
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如退休金)。
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如商業保險)。
1.了解社會養老險。目前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公式,退休時基本養老金到底是多少,由以下五部分之和構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加發金額。總的說,養老金高低,取決於消費者的繳費基數、繳費時間、退休年齡。繳費基數越高、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年齡越大,到退休時得到的養老金就會越多。繳費基數並非一成不變,是根據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確定的。隨著社會平均工資的變化,以後繳費基數也將相應改變。事實上,消費者的養老保險該繳多少錢,到了退休年齡每月能領到多少錢,值得注意的是社會養老險是不具備人身保障的。
2.商業養老險也是投資。養老金的準備應該具備幾個特點,一是安全性,二是收益性,三是穩定性。用商業保險的方式準備養老金,能夠做到長期有計劃的強製儲蓄,保證積少成多,活到老領到老,不再擔心長壽無依靠,安全穩定,收益年年增長,有效抵禦通貨膨脹。養老商業保險其實屬於機構理財,本身就是組合投資。證券投資風險很高,行情隨時變化,能確保用錢的時候就是價格最高、市場最好的時候嗎?養命的錢是不能拿來賭的,隻有把保底的錢準備好了,剩下的怎麼變才能不會擔心了。至於房產,誰願意把最後的棲身之所隨意換錢呢?銀行固定儲蓄采用單利計息,且利息隨時波動,根本就不能低於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