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藝,要去學門手藝。首先最好是在你準備打天下的地方,學門拾遺補缺類的手藝。掌握手藝後,就要向精益求精方向發展,要在一個區域裏豎起旗幟,並在中間進行區域的擴大。
2借雞生蛋
王誌東雖然已經離開了新浪網,但他借船出海的舉措,是運作相當成功的一例。
1993年,他向四通融資500萬元港幣,創辦四通利方。後來,四通利方與華淵網合並,易名新浪。1999年,他在國際上融資2500萬美元,後來,又向戴爾電腦和軟銀等融資6000萬美元。2000年,上市納斯達克,融資打開新天地。
荀子老先生對此早有總結:“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非生異也,善假於物也。”
3捕捉機遇
上海的楊懷定是善於捕捉機遇的典型人物。應該說,他的第一桶金是來自國庫券的易地交易。苗頭是在上海看到的,108元買進,113元賣掉,4個小時賺了800元。
他說:“賺了以後,我就開始想入非非,到外地108元買回,到上海112元賣掉。”
心動不如行動,他立刻到合肥,那裏的國庫券與上海的差價是30元。兩天時間,他就賺了6000元。他認為自己“找到了一條挖金礦的路”。
發現機會需要眼光,利用機會需要行動。這一切,還要有學識、毅力等內功的支撐。
4自己動手
吉利汽車集團的董事長李書福的第一桶金是開照相館掘得的。當時他到南京路的冠龍,隻買了幾個燈泡。1000多元的反光罩買不起,他自己動手做了一個,隻要2元。
因此,對他後來敢造冰箱、造摩托車、造汽車,你是沒有什麼可以驚訝的。
在他眼裏,“汽車隻有4個輪子,1個方向盤,1個發動機,1個車殼,裏麵還有兩隻沙發”。
培養你的職場競爭力, 把自己的身價提高N倍
每個月發了工資,把錢存到銀行,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很重要,但為了微薄的薪水而忽略提高自己的水平是得不償失的。如果把目前的收入存起來然後進行理財,算不上是最好的理財方法。雖然快點賺錢對以後有好處,但隨著自我的成長,我們更需要培養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慢慢地開發自己的潛能,把自己的身價提高N倍
在現代社會,年輕人升職之前拿到的錢少得可憐,卻還要存下來,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我們不可能說在這個現實世界裏不吃、不喝、不花錢,因為我們想做的事、想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世界上有多少快樂就會有多少痛苦。現在,就連隻發一點點薪水的公司,也對員工要求得非常苛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要是你沒有什麼特殊或專業技能的話,就隻有慢慢地被這個社會淘汰掉了。
若是無法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這個社會將會遺棄你。
有一年輕人J,大學畢業以後在銀行裏找了一份工作。她一點也沒想過提升自己的能力,隻知道埋頭努力地工作,然後把賺到的錢存到銀行裏。工作閑暇,她從沒有學習過英文,就連最基本的Power Point軟件都不會使用。
就在她以為銀行的這份工作可以幹一輩子時,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她工作的那家銀行被美國一家很大的銀行兼並了。這可不是一件單純的兼並案,因為兩家銀行合並之後,就得把沒有什麼工作能力的人給解雇掉。所以,每天一起吃飯、一起找樂子的同事們,一夕之間就變成了為生存而相互鬥爭的敵人。
像經理那樣高的職位,已經讓美國人給占據了,所以她們就連業務報告也得用英文來寫。J為了寫個報告不得不通宵熬夜,為了寫自己不熟悉的報告,她的周末假期都泡湯了。
但是這麼做能撐得了多久啊?英文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掌握的,而且在大眾麵前一次也沒有發過言的人,怎麼可能像電視劇裏的人物一樣,一下子就很流利地發言呢?
J慢慢地開始害怕上班,最終因為無法戰勝自己的恐懼而辭職了。
突然辭職又找不到工作的J感歎:“沒有早點結婚可真後悔啊!”她把以前的積蓄一一拿了出來,卻開始害怕生活了。可能你會想,J在銀行裏工作那麼長時間了,怎麼會找不到工作呢?雇主卻會想,與其聘用一個英文不好而且能力有限的人,還不如找一個沒有什麼經驗但優秀的人來培訓幾個月,這樣對公司而言,會更加有利。
如果J在把自己的工作當成鐵飯碗的同時,還能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那麼,她一定會在合並以後的銀行裏找到新的穩定的工作崗位。就算不在這個銀行裏上班,也可以跳槽到比這個銀行更好的公司。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為了自己將來的發展,提升能力是必需的。我們不僅要努力地儲蓄,還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生活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裏,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無法避免就隻能快樂地接受,不要隻是為了吃喝玩樂而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