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克敵致勝(5)(3 / 3)

作為一個股民,隻能讓自己去適應股市。而股市是不會來適應你的。適者生存,不然就會被無情淘汰。正確的做法是,一旦確認跌勢,立即由多轉空,毫不猶豫地沽出手中籌碼,即使未賺甚至小賠也在所不惜。就滬市而言,一輪下跌周期大約要持續20~40個交易日,時間之長,跌幅之深,使持股者倍受折磨,何不及時斬倉,圖個輕鬆自在呢?跌勢有以下先兆:一是股價上升了一個階段,績優股已顯出總體上的疲態,一貫沉悶的大盤牛皮股開始活躍起來。冷門股大漲是股市大跌的先兆可謂經驗之談。二是成交數創天量,股價卻難以攀升甚至不漲反跌。如1995年2月26日,日成交量從前幾天的十幾個億驟增到37億,股指卻先漲後跌,下挫了18點,從而拉開了下跌期的序幕。三是K線圖連收陰線和長上影線,市場人心惶惶,一有風吹草動就拋單如雨。凡遇上述征兆,當認作跌勢成立,可多翻空,退出資金以避風險。

(2)跌勢中期尋黑馬

跌勢初期,摜壓凶狠,大盤一瀉千裏,任何強勢股都難逃厄運。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故此時宜以靜製動作壁上觀。至中期,跌勢減緩,個股行情日益活躍起來,此時不妨找匹黑馬騎騎,或許會收益不小。

黑馬人人想騎,但很多股民常哀歎黑馬難尋。見某股突然飆升,自以為找到黑馬,不問青紅皂白,立即高價追漲,不料馬失前蹄,摔個鼻青眼腫。大戶們設置的技術陷阱常使人誤入歧途。跟著感覺走是極其危險的。黑馬是可以識別的,隻要留意不難發現它們的蛛絲馬跡。

1994春節前夕,以10.50元掛牌的鞍信在掉到8元左右時有明顯吸籌現象,股價也緩緩上升。經查閱有關資料,發現港、台及深圳均是以金融股為中堅,如台股的三商銀、深圳的發展等。根據其他股市慣例和鞍信作為滬市唯一金融股的地位並聯係此股近期的異常現象。估計此股有可能成為黑馬,故打了幾手小試。結果鞍信炒到15.80元的高價。

3月中旬,被股民遺忘的角落--川股中的重慶藥業又有點蠢蠢欲動的苗頭。找查閱了有關資料,發現此股有以下特點:第一,盤子輕,流通股本僅2000多萬,便於炒作。

第二,川股表現不佳,可能啟動此股以帶動整個川股板塊。第三,藥業常能逆流而上。2月26日指數在787點時,它的價位隻有8.40元,至3月12日,指數隻有717點,而它的股價卻升到了10.30元,指數下跌了70點,股價上漲了1.90元,升幅達24%.

還有一例是1995年初的事,炒手們猛抬膠帶,將其以10元左右的價位拉到15.85元。其時,高手都會有一種預感,永生極有可能成為另一匹黑馬。理由很簡單,永生與膠帶的股本結構完全相同,都是600萬的微型股且前者的每股稅利高出後者一倍,莊家們恐怕不會厚此薄彼的。果然,在膠帶回落後,永生開始啟動,且後來居上,漲幅超過膠帶。

騎上黑馬,跌勢也能賺錢,但尋找黑馬,卻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對於一個善於觀察,懂得分析,勤於思考的人來說,黑馬是不難找到的。

(3)跌勢末期搶反彈

跌勢末期,各項技術指標顯示大盤嚴重超跌,底部初步形成,正醞釀著反彈契機,此時,往往是獲利最大的形成入市,則可能錯失獲大利的機會。在跌勢末期,有時會發生下跌加劇的情況令股民望而卻步。其實,這往往是空頭的最後一擊,也是黎明前的黑暗,度過此刻,便會柳暗花明。

跌勢末期,一般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跌幅已深,跌期已久,股指股價連續多日發生橫擺並未創新低。

第二,成交量極度萎縮,多空雙方都已歇手無力再戰。

第三,周K線出現長下影線,因為下影線表示探底獲得支撐,為止跌反彈的必要條件。

凡出現上述情況,即為入市訊號。

此時,有以下三類股票可供選擇。

績優成長股。如1997年初,大盤止跌反彈,很多績優股成長的漲幅都高於大盤。如滬市的無錫太極,1996年底最低跌至5.17元,至1997年1月20日,已升至781元,漲幅達51%,而大盤同期從855點漲至932點,漲幅僅為9%,真正達到了大盤九百,個股千點的效果。

莊家概念股。這類股票易漲難跌,常有驚人表現,其走勢也強於一般股票,如深市瓊民源跌至14元後,僅用了十幾個交易日,就已回到23元之上,指數隻有3300點,而民源的股價已達4500點之上。

超跌大盤股。這類股票是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一旦啟動,其漲幅也相當可觀。如1997年初滬市的峨鐵、華藥、儀征化纖等均有不俗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