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治理,這片“堿巴拉”地實現“雙贏”:生態環境好了,夏日這裏綠意濃濃,百花爭豔;經濟效益上來了,建簡易棚育菌,種溫室果菜,僅野生魚、養殖魚每年就能獲六七萬斤,純利潤可達十幾萬元。
“從2004年開始,我們公司把龍頭品牌定位在了‘綠色鵝業’上。”2004年公司引進了自動孵化器6套,通過孵化飼養,現在已發展種鵝2000隻,年出欄鵝萬隻,年繁育鵝雛10萬隻。
通過供周邊農戶飼養,為他們提供技術、免疫注射、飼養設施建設指導,回收肉鵝及種蛋一體化服務,趙玉潔帶動了周邊農戶致富。
同時,公司還擴建了牛舍,年出欄牛近千頭。同時又建了3棟溫室,種植無公害反季節水果,市場前景看好。
“灰太狼”的創業故事
“嫁人要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懶羊羊。”2009年,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句經典的網絡流行語,也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它的出處--中國本土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據動漫專家保守估計,目前《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衍生產品價值高達10億元以上,有人戲稱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賺錢的“羊”和“狼”。而一手創造出10億元價值的就是被稱為“喜羊羊之父”的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永強。
“其實《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很多素材都直接來源於生活,動畫片裏的灰太狼就有點像我。灰太狼對小肥羊們心狠手辣,但是對老婆紅太狼特好。我也差不多這樣,每天聽著太太說‘快出去寫稿掙錢養家’,而紅太狼就說‘快去抓羊’。”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成功緣於盧永強的動漫情結。“從小看動畫片長大,而現在的奧特曼、超人、哆啦A夢……都是國外的產品,我一直想做中國原創的動漫。”他們辛苦創作的第一部動畫《寶貝女兒好媽媽》雖取得了不俗的收視率,但廣告根本賣不出去,開發出來的動畫角色的搪膠玩具擺在店裏無人問津。“足足苦心經營5年才收回成本。”盧永強感慨地說,“我們又開始重新選角色、選主題。最終選定的‘狼’和‘羊’是從公司的10組員工提出的動畫形象裏層層篩選出來的。”為了顛覆以往大家對中國動漫低幼、簡單、教化的印象,盧永強給“喜羊羊”定下的最核心原則是:要歡樂,不要說教。
當時,原創動力與電視台簽下了每年提供208集《喜羊羊與灰太狼》。相比一般一年幾十集的年產量,對於年輕團隊來說,意味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那時候是白天‘貓’在樓裏,吃飯都是集體外賣;晚上經常加班到半夜12點,50多人一起很壯觀地下班。當時辦公樓的夜班保安最初都被嚇到,問我們,‘你們公司是幹嗎的?怎麼那麼多人老是半夜三更才走?’”
《喜羊羊與灰太狼》終於在上海炫動卡通頻道播出。“當時,在頭十位被國外動漫滿滿占據的榜單上,它以唯一的國產原創動畫獨放著異彩。”但是,隨著《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製作量越來越大,公司的現金流變得十分緊張。“那時,有人主動找上門,以一集幾萬塊的價格邀請我們為國外的動畫片做加工,並允諾馬上有現金入賬。”盧永強知道,公司裏100多位動畫師們,全都是衝著原創動畫來的,沒有人願意成為外國人貼牌加工的代工廠。於是,盧永強忍痛拒絕了送上門的單子。
接下來的窘境似乎更加難熬。設計了《寶貝女兒好媽媽》、《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形象的設計總監的離開,讓盧永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當時的局麵就像一盤要輸的棋局,如果放棄肯定輸。想要找機會翻盤,就不能放棄。”
盧永強最終堅持了下來。他吸取《寶貝女兒好媽媽》的教訓,“動漫市場隻有培養出大批觀眾後,衍生產品才能賣出去。”盧永強說:“3年多的時間,我們與眾多知名商家結成了策略夥伴,開發生產了音像、圖書等數十種動漫衍生品。”如今,《喜羊羊與灰太狼》已經創作了近600多集,盧永強說,隻要市場接受,就要繼續做下去。
1009次失敗後的成功
哈蘭·山德士有一手不錯的烹飪手藝,他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是從40歲開始的。
那年,山德士在美國肯塔基州開了一家加油站,因為堅持誠信經營,生意漸漸興隆起來。看到過往的司機總是饑腸轆轆的樣子,他心中一動,自己的廚藝還不賴,不如在加油站裏麵開個小餐館,一來能夠方便過往的司機,以帶動加油站的生意,二來可以增加收入,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想到做到,山德士的小餐館很快就開張了,沒想到他親手做的炸雞比他的汽油更受歡迎。山德士順勢而為,不斷研究和改進炸雞配料,然後又在公路對麵新建了一家餐館,專門經營炸雞。因其風味獨特,結果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地山德士的炸雞聲名遠播,慕名前來一飽口福的顧客趨之若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