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謀略篇(6)(1 / 3)

胡振遠把心一橫,答應了貿易公司的要求。很快,該公司就把小提手發往了韓國有關公司。令天津公司意外的是,這個毫不起眼的玩意兒登陸韓國後,經過現場推廣和演示,一個星期以後就接到了韓國一家大型超市的傳真訂單,以每隻提手0.25美元的離岸價格,一次訂購120萬隻小提手,並要求一周內發貨!天津這家貿易公司驚呆了,胡振遠也欣喜得有些不敢相信,因為這次成交的總價值高達30萬美元,其離岸價格不僅破天荒地打破了出口韓國通常采取到岸價的慣例,也無形中降低了產品成本和海運風險。首次交易,胡振遠就打了一個漂亮仗,不僅實現了他的創業初衷,還順利賺到了韓國人的錢,也終於為自己挽回了顏麵。

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小提手順利進入韓國市場後,到了2002年秋天,胡振遠又接到了大批訂單,要貨者源源不斷。然而,麵對大量訂單紛至遝來,他沒有一味追求數量而忽視產品改進。為了讓韓國人更加體驗到小提手的妙用,他又在小提手的中間設計了一個彈簧秤,讓使用者既可方便攜帶物品,又可以在買菜時複秤,使得小提手更加實用和方便。僅僅隻是這樣一個小小改進,就使得小提手此後更加風靡韓國,倍受人們,尤其是家庭婦女的喜愛。胡振遠壓根沒料到,自己原本隻想掙回顏麵的小發明,現在卻做成了大買賣。

小提手暢銷韓國之後,他便開始轉攻國內市場了。2003年5月,正好是山杏成熟的季節,胡振遠和幾個朋友去昌平參加水果采摘節時,發現很多人都在踴躍采摘山杏,有的人一次就采摘了幾十斤,但準備帶回家的時候,都感覺極不方便,提著果品袋十分犯難。胡振遠意識到推廣小提手的時機來了,於是迅速回家,攜帶了500隻小提手前去銷售。經過現場示範和演示之後,幾乎所有的人都購買了他的小提手,一位老人為此還追著問他:“這東西不錯,你是在哪裏買到的呀?給我留下電話好嗎?”胡振遠笑著說:“大爺,這是我琢磨的一個小小專利,如果你喜歡,我就送給你幾個吧!”目睹小小提手大受遊客歡迎,果園裏的一個人索性把胡振遠帶去的小提手全部買下了,打算趁著人們采摘山杏的時候也賺上一筆錢。

胡振遠的小提手這樣方便實用,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幾天以後,他正在外麵忙碌,忽然接到了那位在果園買過他提手的老人的電話,老人說:“幾天之後,清華大學有一個研討會,我想邀請你來參加,你很了不起!”胡振遠不知道這個會是個什麼性質的研討會,他趕過去後才知道,這位老人竟是清華大學經濟學的權威教授宋榮振。研討會上,宋教授以小提手作為“小商品大市場”的成功案例,從產品開發、市場前景、適用範圍、社會效益和人性化等多種角度,給現場的研究生進行了幾個小時的講解和剖析。胡振遠沒想到,他設計的小小提手,居然獲得了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如此的高度評價--認為它的設計不僅充分體現了人性化,而且其市場前景不可限量。

果然,隨著小提手在韓國熱銷,國內的一些商家在韓國旅遊時也發現了這個商品來自中國,他們回國後便慕名找到胡振遠,紛紛提出要買斷當地市場。第一個和他簽訂代理協議的是北京天人偉業公司,該公司一次向他訂購了十幾萬隻小提手,推向北京市場。合作不久,該公司就賺了30多萬元。此後,胡振遠接到了大量全國各地客商打來的電話,最多時,一天就接到了100多個谘詢電話,對方紛紛要求做小提手的代理商。不僅如此,有的商家還表示要與他進行技術合作、出資投產和開發係列產品;有的人甚至出價200萬元要買斷他的專利,但都被他謝絕了。

胡振遠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不僅想到了這種能滿足人們需要的“小東西”具有使用價值,而且還能“賣”,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常常蘊涵著改變命運的機會,如同人們為了吃飯發明了筷子,為了走路造出了鞋子,為了喝水生產出了杯子一樣,隻要你能將解決生活中某種需求的工具視為商品,並將它開發為可以賣的產品,那麼,就肯定能將之轉換成財富,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空手道”也講規矩

剛從廣西中醫藥大學畢業的曾琴雖然個頭不高,相貌看上去並不起眼,但她已經是一家知名工藝品企業的廣西區總代理,不僅在南寧市中心擁有兩間店鋪,還配套建起了廠房和倉庫。誰能想到,這個小有成就的校園創業明星,剛入學時一個月隻有60元的生活費。

一窮二白的曾琴經過幾年的奮鬥,不但幫家裏還清了15萬元的外債,還給母親在南寧買了一套房子。總能看到各種調查和研究說,“缺乏啟動資金”成為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障礙。沒錢就真的創不了業嗎?曾琴和許多白手起家的年輕人用他們的行動告訴大家,隻要具備相應的條件,舍得付出,無本創業不是夢。

“她認定的事情,就一定會走下去。”在同學小吳看來,曾琴是個既果敢又執著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