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兒,好貞兒,你可要給咱萬家爭氣啊!娘,你來,我跟你說個事兒。”萬貴放下女兒,拉住娘就往裏屋走。
萬貴:“娘,你猜我遇見了誰?”
貞兒祖母:“誰?大貴人唄,看你喜得耳朵都冒油了。”
萬貴:“娘,還真的是遇見貴人啦。你還記得當年咱爹救起的那兩個乞丐吧?”
貞兒祖母:“你說的是小六子和他娘?”
萬貴:“對,對。人家現在可不得了了,是皇帝派到這兒選宮女的內官呢!”
貞兒祖母一喜,又一驚:“他……他不是自宮淨了身麼?敢情是太監吧?”
萬貴急急地點著頭:“對,是公公。他說呀,讓咱貞兒也到宮裏去,給咱掙個頭臉。所以,我才把貞兒給領了回來。男方家,我賠了幾吊錢,現在到處是待嫁的丫頭,成親容易得很。”
貞兒祖母:“嘿,好兒子,咱娘倆想一塊兒去啦。英華,你也用不著站在外麵,進來吧。好歹是貞兒的事,你也吭個氣兒。”
英華正拿著笤帚裝模作樣地在門口掃地,其實一直豎起耳朵在偷聽。婆婆這一叫,倒讓她有些尷尬,不過旋即就恢複了正常。她放下手中的東西,進了屋。
這時,聰明、伶俐、機警的萬貞兒背著弟弟走過來,拾起笤帚,把垃圾掃到簸箕裏。
忽然,英華掩麵哭著從屋裏衝出來,抱著萬貞兒和她背上的小弟就哭了起來。
貞兒緊張極了,她用衣袖替娘揩著淚水,不斷地安慰娘:“娘,別哭啦,我十六歲再嫁也行的。真的,娘,你別哭了。”
英華更加心疼了:“貞兒,娘舍不得你啊。”說罷捧起貞兒的小臉親起來。貞兒畢竟是個小孩,見狀也抹起了眼淚:“娘,我也不舍得你呢。”
母女倆於是抱頭痛哭,而一旁的萬貴母子,卻滿臉俱是喜色。
縣衙門前,縣令正對著一群由三姑六婆、遊方郎中、小販、擔水上門的擔水人組成的雜色人等訓話:
“你們平常走家串戶,一定知道哪家的女子好看。現在,你們就給帶路,誰推薦的人要是給孫公公選上了,本官有獎,明白了嗎?”
眾人竊竊私語了一陣後,欣然答道:“明白了。”
縣令一揮他的小短胳膊,大聲而又誇張地喊道:“好,現在看你們的了。”
三姑六婆、小販、郎中、擔水人各自拿著謀生家什分散而去,每個人身後都遠遠地跟著幾個衙吏。
一個擔水人指了指一座有門樓的儼然一方首富的宅院。衙役上前敲獸頭門環,然後向主人宣讀選宮女詔,讀完便走到門裏邊去了。繡樓上,低頭繡花的吳秀英聽到人聲,好奇地撩起竹簾偷窺。
一個媒婆敲開一座普通民房的院門之後,即刻躲到衙役身後。衙役對著門裏的婦女嗚哩哇啦地講了幾句,強行闖入。一個圍著鍋台轉的少女被衙役們抓來,在她額上貼了朵黃紙剪成的花樣,即帶走了。家人委委屈屈地還不敢哭,一直等到衙役們出了院門,夫妻倆才抱頭痛哭起來。
一個遊方郎中在一座村口的木橋上跟衙役比劃了一陣,衙役們順著他指的方向,跑到一個菜園子裏,把一個正在摘菜的少女抓走了。
一個老婦人追到村口的木橋上,捶胸頓腳地慟哭:“老天爺哎,你還讓不讓人活了呀!”
“哭什麼哭!選中了免你家兩年的徭役,是天上掉下的大好事!”衙役吼著。老婦人聞言愣了愣,好一陣子才拍拍胸口,舒了口氣,然後含著眼淚爬起來。“可一個人就這樣不見了呀,才兩年徭役,太便宜了。”她哭著回了家。
老婦人的哭聲很綿長,和第二天上午縣衙後院許多少女的哭聲融合在一起,很是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