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鎖定大量籌碼,市場上流通籌碼變少,中大盤股可以暫時變成小盤股。如果有一個資金較少的機構或資金較多的大戶,這時可以短期的做一把莊。不過這種“小盤股”隻是市場瞬間形成的,情況稍微一變就會發生不同。而且這種股背後如果有一個大莊家鎖定了大量籌碼,則好比“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莊家隨時可能出手。所以,隻有在莊家無法出手的時候才能這樣做,隻有在超跌的時候才有這種機會。當超跌到CYS低於-20,即短線客已經虧損20%的時候,此時籌碼都被鎖定在上麵,不怕莊家繼續打壓,打壓也不會有人跟著殺跌,打出去的籌碼反倒可能收不回來。此時,臨時小莊突然出手幫忙控盤,從其口裏搶幾隻小蝦,大莊家也沒有辦法。
2.中盤股陷阱
關於中盤股的誤區:
(1)單純考量中簽率。
中簽率是以往申購新股的最關鍵指標,但創業板分批次集中申購的新規則下,中簽率的重要性變得不絕對了。例如,第一批的神州泰嶽雖然中簽率最高達1.2249%,但由於股價高達58元,一般投資者所獲得的申購配號較少,因此中簽難度依然較大,反而不如發行價27元的漢威電子、22.89元的南風股份。事實上,中簽率在網上申購實施千分之一上限規定之後,單一賬戶資金量再多都必須配合股價因素來綜合考慮。
因此,對於資金量在100萬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來說,選擇低價股,拿到相對較多的申購配號或許更關鍵。
(2)過度追求頂格申購。
俗稱“打滿”的頂格申購是不少中小投資者申購策略,往往針對某隻低價小盤股實施上限申購。但此種做法反而降低了中簽的可能性。事實上,第一批裏的數個低價小盤股中簽率都極低。例如,安科生物網上中簽率僅為0.38696%;萊美藥業中簽率為0.4960%;探路者中簽率隻有0.538%。第二批中簽率最低的三隻股票,北陸藥業、矽寶科技和億緯鋰能,其頂格申購金額分別隻有17.86萬、23萬和18萬。
根據行為金融學理論,投資者此類行為的原因是“避免後悔”,由於新股中簽概率較小,選擇小盤股“打滿”的心理暗示“我已經盡力了,未中簽實在是運氣不好”。事實上,此種想法不理性。
(3)刻意回避熱門股。
由於證監會的發行安排,每批創業板申購中均有一或兩個“熱門股”融資量最大、名氣最大、資金追捧最多,一些投資者由此特意避開。數據顯示:熱門股融資量遠超其他股票,申購熱門股反而較穩健。
例如,首批創業板中最熱門的股票,神州泰嶽網上中簽率為1.2249%,超額認購率僅為82倍,中簽率排名第一。但因股價高達58元,一般投資者所獲得的申購配號較少,中簽難度加大。受此影響,第二批中最熱門的愛爾眼科因定價僅為28元,受機構和散戶集中追搶,凍結資金超過千億元,中簽率為0.8877073401%,中簽率排名降至第五。
在猜測市場其他人時候,其他人也在猜測我們。因此,投資者不用刻意回避熱門股。總體看來,申購熱門股仍然較為穩健。
(4)忽略“中盤股”。
調查中,網上申購的投資者呈現兩極分化:資金量大的客戶往往選擇全額申購,從小到大一律“打滿”;大多數客戶則根據自己的資金總量選擇相應股票“打滿”。假設客戶資金量呈現金字塔排列,大小盤股票因素由此互相抵消,但一個投資盲點則被普遍忽略,那就是中簽最容易的“中盤股”。
例如,第一批裏中簽最容易的南風股份中簽率為1.1772%,漢威電子網上中簽率為1.0199%。第二批更明顯,中元華電中簽率1.146%,鼎漢技術的中簽率為1.10%。
總結發現,中簽率最高的股票有一相同特點,即股價在20~30元,頂格申購金額均在35萬元左右的“中盤股”。顯然,此類“中盤股”正是大小資金所共同忽略的。綜上,在單一賬戶資金量再大都不能保證穩中的情況下,創業板申購是一場綜合類概率論、博弈論和行為金融學的新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