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悠然勾起朱唇微微一笑,“那就開始吧。”
唐悠然本就長得極美,再加上剛才的事情也的確是順利,所以這一笑比起之前都要多了幾分溫暖。如同扇子般的睫毛一扇一扇,一雙黑眸折射出攝人的光彩,顧曉暖居然有些癡了。
但接下來的事情卻讓顧曉暖看得目瞪口呆。隻見唐穀雨從放在一旁的包包中取出了一本淡棕的小冊子和一隻黑筆還以一副……沒有眼鏡片的眼鏡框?!然後慢條斯理地將眼鏡框架在了她那高挺的鼻梁上,一瞬間唐悠然給人的感覺就多了幾份書香氣息。
翻開書頁,打開筆蓋,一切原本於現在情況極其不和諧的動作在唐悠然的演示下極其順暢。望著唐悠然,顧曉暖真的很想問一句:悠然姐姐,請問我們是要討論‘孝’呢,還是說你要錄我的口供呢?
唐悠然清了清嗓子,邊寫邊對對麵已經呆若木雞的顧曉暖問道:“問題一,為什麼我們要孝敬我們的父母?十秒鍾內答不上來就作廢,分值為十分。十、九、八、七……”
聽完唐悠然的話,顧曉暖又是一陣無語:感情這是從錄口供又到了智力問答了。但是,為什麼悠然姐姐的神情如此得一本正經,搞得好像是我不對,我都不敢講出來了好嗎?
但時間實在容不得顧曉暖多想,眼看唐悠然就要數完了,顧曉暖連忙答了起來;“因為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一直關心著我們、照顧著我們,我們理應孝敬他們。這不僅僅是道德上所要求的,我國的法律上也有明確的規定……所以,我們是要孝敬父母的。”
聽完顧曉暖的回答,唐悠然又在她的小冊子上唰刷刷地記了起來記了起來,“嗯,不錯,加十分。那麼,問題二,我們應該如何孝敬父母,分值為十分,仍是十秒鍾內答不上來就作廢……”
這一次唐悠然還沒有開始數數顧曉暖就開始回答了:“這個問題古人早就有所討論,曾子曾講過:‘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孝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等級是語言、行為以及內心都能尊敬父母;第二層次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第三層次是給他們養老送終。孔子也講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馬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為現在的人隻把能養父母便算孝道了。就是馬犬,一樣能有人養著。沒有對父母的一片孝心,又在何處做分別呀?所以我們不僅要養育父母,也要在精神上理解關心父母。在外的人要多回家看看,曾經有過一個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五十六的老人希望子女多回家看看。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至於還是學生的我們也絕不能有‘孝是大人的事’這樣的想法,畢竟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雖不能掙錢養育父母可是我們可以盡自己的力量幫助父母……”
聽著顧曉暖的回答,唐悠然頻頻點頭,的確沒錯,看來曉暖是真的對這個比賽很上心呢。
“然而,孝也並非是愚孝。當我們的父母做了錯事我們也要指出來,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顧曉暖講完後,長長地舒了口氣,一下子講了那麼多她還真的有些累呢。
“很好,加十分。問題三,……”
“……”
“加十分,問題四,……”
“……”
……
接下來的問其中顧曉暖皆能全部回答出來,有理有據,還有例子。不會讓人覺得語言很空洞、很假。一下子,分數就累計到了九十分。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答不上來扣一百分,打上來加十分。”
唐悠然這句話一講完顧曉暖的雙眼就瞪得像銅鈴那樣大,一臉不敢置信,“姐……姐姐,不是,你不覺得這很不公平嗎?我要是打不上來就是倒扣十分,那前九題是拿來幹什麼的啊?”不帶這樣任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