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賜婚》(2 / 2)

大哥說的萬姨娘,是父親的側室,這次給衛文升等三個長安留守長官逮住斬首的五弟就是她生的孩子。至於那尹娘娘、張娘娘,是太上皇以前到太原巡幸之時,修建晉陽宮之後留在那裏的兩名妃子。父親的心腹好友裴寂在太原的時候當的就是宮監的職位,他利用這職權之便讓父親與此二女親近。這事是發生在我已經嫁給柴紹之後,再加上我本來就多在長安,沒怎麼去過太原,所以還不曾見過那兩個女子之麵,隻隱約聽說父親對她二人寵愛之極。

果然父親此時聽得大哥提起尹、張二女,神色之間立時就流露出思念難耐之意,道:“建成說的不錯,太原的女眷可得盡快讓她們都過來。長安這裏的事千頭萬緒,實在是讓我們忙不過來。朝廷的事,我們男人還好辦;後宮的事,還真是非得女人來管不可。我也正擔心著阿萬平日雖是個溫柔體貼的人兒,可她一個婦道人家,沒怎麼見過世麵的,後宮裏的厲害女人又多,她怎麼能壓得住?如果是你們娘親,那就完全不用擔心。她自小就是給她舅舅周武帝帶在宮裏當成公主來養的,性子又是那麼的剛強,誰敢不聽她的話?隻歎她是紅顏薄命,見不到我們有今天的風光……”說到這裏,父親一陣唏噓,眼睛都濕了。

二弟平日最是感懷亡母,每每提起都要落淚的,這時自然更是隻喚得一聲“爹”,拉起父親的手就跟著也流下淚來。

大哥慌忙勸解,道:“父王如今能有此成就,娘親在天之靈,一定正高興著哩。娘親向來最討厭的就是軟弱之輩了,我們這樣哭哭啼啼的,豈不是反倒不合娘親的心意,讓她不高興了嗎?”說著轉頭又對二弟道:“父王這種時候,你應該是勸著他老人家節哀才對,怎麼反而是跟著推波助瀾的哭?”

父親破啼為笑,道:“建成不要怪世民,你們娘親生前最疼愛的孩子就是他了,一提起你們娘親,他就比誰都更傷心。其實是為父的不好,不該在這開心的時候提這些傷心的往事,是我把世民惹哭了的。”說著伸手去給二弟拭淚。

父親稍稍平複激蕩的心情,又道:“建成說得對,幸好現在有尹、張二女,她們熟知宮中之事,由她們主持後宮就正好了。”

我暗暗在心裏皺了皺眉,斟酌著詞藻,道:“父王,尹娘娘、張娘娘二人確實是熟習宮中之事,但她們本來是太上皇的人,跟著父王的日子也不算長,讓她們主持後宮,是否妥當呢?孩兒隻怕會在宮中引起非議,反而更加不利於穩定後宮。萬姨娘雖然性子過於溫順,也沒見過世麵,但她畢竟是除了我們已經過世的娘親之外,跟著父王日子最長、資曆最深的人。孩兒覺得,似乎還是她更合適主持後宮。”

大哥道:“可是萬姨娘不僅性情、經驗都不足以壓服宮內的人,就以目前來說,她還由於親生之子的五弟慘死而心神大亂,整日裏就是以淚洗麵,別的事情都無心過問了。這樣子的她,怎麼能擔起主持後宮的重任呢?”

父親想了好一會兒,才道:“後宮的事,其實也不急在一時。現在我們說到底還是臣子,仍未登基稱帝,後宮的事按理也輪不到我們管。尹、張二女名義上卻還是太上皇的人,可以讓她們在這段過渡期裏住在宮中管事,這沒什麼可非議的。至於以後嘛,為父是不打算再立皇後了,但主持六宮之人卻不能沒有。阿萬跟從我多年,忠誠可靠,最終我還是會讓她來負責主管後宮的。這段時間就正好讓她跟著尹、張二女熟悉一下後宮的事務。她現在因亡子之痛而振作不起精神,那讓她有些事情做一做,分一下心神,也是一件好事嘛。這些事情,暫時就這樣定下來吧。”

父親頓了一頓,又看向大哥,“還有三胡,你通知他也跟著女眷一起到長安來。婚事先不要向他透露口風,為父要給他一個驚喜。”說著,臉上又露出舒心開懷的笑意,大概是想到終於可以好好地寵愛一番這一向失寵於我們娘親的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