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賜婚》(1 / 2)

72 賜婚(李瑛)

父親抱著我們三個孩子親了好一會兒,才慢慢地放開。

大哥第一個坐回自己的座位上,我接著也抽身出來,就隻二弟還依偎在父親懷裏,直到父親輕輕地把他在剛才激動之際弄亂了的發絲一一整理好了,才離開父親的懷抱。

父親沉思了一會兒,歎道:“由世民來尚公主的話,那三胡的婚事又怎麼辦呢?以往你們娘親在世的時候,對三胡實在是太苛刻了,我一直對他抱愧在心,卻礙於你們娘親而不便對他好。我還以為現在終於可以好好補報於他了,卻又變成這樣子……”

大哥忽道:“父王,其實不一定非得娶上公主,才算是補償了四弟啊?皇室之中雖然現在隻剩下這二公主待字閨中,但宗室之內楊氏的年輕女子還是很多嘛。就好比……那個經常跟著那二公主辦事的……那個叫什麼來著?”

看到大哥的目光向我這邊望來,我會意地接上了口,道:“叫楊曼,是楊恭仁的從侄女。”

大哥點頭道:“對,聽說那女子性情溫婉,雖然經常跟著二公主辦事,但行事作風與二公主的剛烈張揚大不相同。其實,也許這樣性子溫柔和善的女子,才更加是四弟的良配吧?四弟長年受娘親壓製,性子有點……那個……比較急躁,若然娶的是剛強有如男子的二公主,可能反而是大大不妥哩。”

父親越聽越是讚同,道:“不錯不錯。這樣一路想下來,二公主還真的不適合下嫁給三胡,她隻怕又是跟你們娘親一般性情的強悍女子,反而會教三胡繼續吃苦了。那楊曼既是宗室之女,立她為正妻也是正好。雖說我們現在不得不擺出尊崇楊氏皇室的姿態,但說到底,皇室的勢力是不宜過大的,盡可能的還是要在不動聲色之間予以裁抑。可楊氏宗室呢,卻不妨好好攏絡,也正好安定其他楊氏子孫之心。隻要為數更加龐大的楊氏宗室都支持我們,人丁單薄的楊氏皇室也就興不了什麼風浪。”

說著,父親轉頭又向二弟道:“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了。反正一直也是你在負責護衛皇宮的安全事宜,你經常都要進宮來的,就由你直接去跟二公主說明這兩樁婚事吧。”

二弟應了。

父親看著他,笑吟吟的道:“為父如今才知道世民原來是個多情種子啊。當年有韋家女兒的事,現在又有這楊家公主的事。你給我從實招來,在外頭都留了多少情啊?”

二弟羞得臉紅過耳,不直接回答父親的話,卻轉頭向著我道:“姐,我的事你都知道,你跟爹說,我哪有這樣濫情的?”

我笑著向父親道:“二弟不是多情種子,二弟是癡情種子,愛上一個人就刻骨銘心的。”

父親大笑起來,道:“好吧好吧,既然世民原來對二公主已經癡情了那麼久,相思之苦也該受夠了,這就快快跟她完婚了吧。既省得你們這一對小鴛鴦天天在皇宮裏隔著一重‘公主—臣子’的君臣關係、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的難受;也省得那公主勾留在皇宮裏、待在那小皇帝的身邊,時日一長早晚會出事,被陰險小人利用了她的名頭。一旦出了什麼事,我們再要用這條尚公主的法子,可就不方便了。”

二弟聽著父親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話,越聽越是害羞,越害羞頭就埋得越低,到父親最後說完之時,他幾乎都要躲到案麵下去的樣子了。好不容易終於等到父親說完,他才慢慢地抬起頭來,但眼睛仍是低垂著盯著案麵看,沒敢往父親的方向望去,道:“父王如此關懷孩兒,孩兒感銘中心。隻是……孩兒不想那麼快就跟公主完婚。”

“什麼?”父親詫異了起來,“原來你不急?倒是我替你急了?”

二弟臉上又是一紅,這次羞得連聲音也低了下去,道:“不……不是這樣的。孩兒……孩兒是想等明妹從太原過來了之後,再辦這婚事。說到底,明妹是正妻,應該先知會她,才好娶妾。現在她還沒來,孩兒就急急忙忙地完婚的話,倒似是趁著她不在場就弄個女人進來一樣,顯得對她不尊重……”

父親摸摸下頜,點頭道:“好好好,你會這麼想,就說明你心裏還是以長孫家的女兒為先,這樣為父也可以對你放心了。”

大哥也笑道:“父王早就該對二弟放心的嘛,他怎麼真的會是那種惑於女色就迷失本性的人呢?說起來,二弟妹來長安,一定是隨著太原的女眷一起過來的。萬姨娘、尹娘娘、張娘娘她們也會一塊兒結伴而來吧?二弟在女眷們來了之後再跟公主成親,也是好事。現在宮中除了這二公主,就無人主持大局了。如果這當兒她出嫁離開,宮裏群……這個……群鳳無首,事情也不好辦。尹娘娘、張娘娘她們本來就是宮裏的人,都了解宮裏的規矩,她們來了之後幫忙接管後宮的事務,二公主才好走開吧?還有就是,二公主出嫁,雖說隻是嫁作側室,但總是宮中一件大事,這諸般禮儀該怎麼辦,我們可都沒什麼經驗。如果這禮節上出了什麼岔子,我們麵子上固然不好看,也顯得對皇室不敬,反而又會招致那些居心不良的人的乘機攻訐了。如果有尹娘娘、張娘娘她們在,由她們主持婚事的籌備,我們可就省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