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退兵》(1 / 2)

51 退兵(楊曼)

洛姐姐怔了一會兒,才又冷笑著說:“我早該知道,他不會是在這種事情上犯糊塗的人。李淵也就隻有他那兩個兒子,才會跟他真正的同心同德,不像他那些所謂元謀心腹,其實都隻顧著打自己的小算盤。也是啊,他們是父子同體,老子的成敗生死,不就是兒子的成敗生死了嗎?我們不也一樣……”洛姐姐的冷笑漸漸的轉作苦笑,“……父皇的命運,也就是我們的未來了啊……”

我看洛姐姐麵色苦澀,不由得伸出手去,慢慢握著她的一隻手,這才發現,即使在這燒著熊熊烈火的帳篷之中,她的手還是那麼的冰冷。我心頭一顫,忽然注意到她的雙肩是那麼的瘦削單薄,猛然體會到這些日子來,她心中肩頭,擔負著的是如何沉重的壓力……。

洛姐姐看著我微微一笑,以示謝意。她臉上神色一斂,霎時間已愁容盡去,顯出振作堅毅之色,道:“李氏兄弟是怎麼反對北返之議的?”

探子道:“他們大致上說了三點。其一是關於糧食短缺的問題,就正如剛才曼小姐所言,現在是秋收季節,要就地取糧不是難事。其二是關於其他敵人,如李密,正在驕傲得意之際,又貪圖著洛陽附近那幾個大糧倉舍不得放棄,沒有心思與精力分兵來阻撓他們。再如劉武周,與突厥是麵和心不和,很難真的同心協力去攻擊太原。而劉武周如果獨自發兵打太原,他還要害怕自己的老巢馬邑會被突厥乘機偷襲呢。其三是叛軍如今的形勢,是可進不可退,如果退返太原,那就會失盡人心,之前紛紛來附的追隨者將隨之星散,即使保得了太原,但困守孤城,隻會淪為跟草賊盜匪一般的下場。”

洛姐姐凝神聽著,聽罷,才歎了口氣道:“李淵生的可都是好兒子啊。隻是這些道理,說得還是不夠,大多隻是在談應該堅持下來的利益,對撤兵的危險卻說得未免輕描淡寫了。如果換我來勸,我一定會強調撤兵將帶來如何不堪設想的後果:一旦撤兵,霍邑的守衛豈有不乘機從後追擊之理?軍心渙散之際,再被人攆著屁股打,不兵敗如山倒就怪了,還哪能回得了太原?什麼草賊盜匪的下場?那都是想得太美了,其實隻有死路一條而已!隻有這樣駭人聽聞的危言,才能打動得了李淵的心吧?”

我道:“大概是當著眾元謀心腹之麵,他們也不便把形勢說得太凶險吧。他們軍心本來就已經很沮喪,還要再說喪氣的話,隻會讓大家更加覺得惶惶不可終日。所以多說些有利的方麵,也是為了鼓舞一下士氣?”

洛姐姐向著我點點頭,道:“小曼確實是很能設身處地的替人著想,看事情可就周全得多了。”

我微微躬了躬身,道:“洛姐姐過獎了。聽說李淵這兩個兒子,大郎老成持重,二郎多謀遠慮。這番話聽下來,正像是他們兩兄弟會說的話呢。”

探子插口道:“但可惜李淵並沒有聽從兒子們的意見。”

洛姐姐喜道:“當真?”

“是的。李家這兩個兒郎畢竟年紀尚小、威望不足,在此元謀心腹全都堅決要求撤兵之際,他們也是無能為力。李淵最終還是采納了裴寂他們的意見,下令今天之內就撤軍。”

“今天之內撤軍?這麼快?”洛姐姐雙眼放出光芒來。

“這就是‘兵貴神速’啊。一旦下了決心,就得馬上行動,否則遲疑徘徊的話,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軍隊紀律混亂,消息很容易就會走漏出去。如果被霍邑的宋將軍得知,乘勢從後追擊他們後撤的軍隊,那主動退兵就會變成被動敗退,後果不堪設想啊。”

洛姐姐連連點頭,道:“不錯。李淵畢竟也是久經戰陣的。戰場之上,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禍端,他也明白得很。這麼說來,他們現在已經在撤軍了?”

“至少李建成率領的左軍已經在陸續的出發了,李世民統率的右軍則在整裝待發。我一聽到這消息,就趕緊回來報告公主,請公主定奪,我們該如何應付。”

洛姐姐顧不得地上仍積著水,就在帳中來回地踱步,顯見她內心十分激動緊張:“真沒想到,決戰的時刻這麼快就到來。也好,就在今明兩天,就讓我們來決定李淵叛軍的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