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期房合約
投資期房具有很大的風險,投資者要慎而又慎。但一般來說,風險大收益也會比較豐厚。相應地,如果能夠比較合理、合法地應用好期房合約的話,應該是可以獲得豐厚回報的。在這裏,有兩點要引起足夠重視,一是要請專業人士幫助起草期房合約;二是要挑選有實力和信譽的開發商。這樣可以保證能夠按期拿到合乎標準的房子,或者萬一出現開發商違約的情況,也能夠保證資金的安全和獲得開發商給付的違約金。
房奴如何理財還貸
買房貸款占到收入四成以上的“房奴”們,在職場上也開始漸漸喪失了冒險精神。為了確保有穩定的收入可以還貸,他們害怕降薪、跳槽、失業,讓職業發展陷入困頓。
買房不應成為個人職業發展的阻礙和負擔,所以積蓄不多打算貸款買房者尤其要注重將職業生涯規劃和買房投資理財規劃兩者相結合。
按照通行的說法,“房奴”是貸款買房月供超過正常支付能力,從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淪為房屋“奴隸”的一類人。有數據表明,近60%的人通過貸款買房,但有人貸款後就感覺成了“房奴”,壓力很大。
很少有人會把買房和個人職業規劃結合起來,往往在沒有認清自己所處的職業階段時,為了追求一種安全感,以買房來確立人生方向的這類人群,最容易成為“房奴”一族。這一群體在不斷妥協中以求穩定,經常會錯過一些晉升、跳槽的良機,房貸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其職業發展。在不知不覺中,這些人也由“房奴”變成了“工作奴”。
職業發展方向尚不清晰、隨時可能跳槽,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將在哪裏的人,匆忙買房的風險會比較大。
銀行方麵的專家提醒背負房貸重擔的置業者,貸款利率比存款高得多,而且貸款利息是硬性支出,因此“負翁”們其實更需要理財。如果能合理安排支出,“房奴”也能翻身做主人,減輕壓力。
1.選準銀行
跟其他金融產品相比,房屋抵押貸款風險小,利潤高,目前已成為各大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
各家銀行之間,為爭奪房貸客戶,常常推出一係列優惠措施,緩和矛盾。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房貸產品個體差異較大,置業者可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銀行及其房貸產品,以減輕還貸壓力。
2.進行理財規劃
許多人認為每月的工資扣除房貸和日常生活開銷之後所剩無幾,除了存進銀行沒有別的選擇。事實上,如果對剩餘的資金進行合理的理財規劃,房貸的壓力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的。
對於每月固定收入的工薪階層,投資一些風險低、回報相對存款利息要高的理財產品也可以減輕不少房貸的壓力。
如人民幣理財產品、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和保本基金等,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範圍並不大,而且要比銀行存款利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