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林奇這樣買入基金(1)(1 / 2)

☆組合投資,分散基金投資風格

牛市中,基金投資風格越來越積極,越來越短期化,隨著牛市的進一步演化,我們看好投資較低預期市盈率股票的基金。

什麼樣的操作風格才是適合市場的?什麼樣的操作風格才是適合基金的?在過去市場的某個階段,我們似乎都能找到某種投資風格是績優基金的共性。而在2007年以來,基金操作風格的多元化成為主流。

在牛市深化階段,各種投資機會大量湧現,理性非理性的因素都在驅動市場,基金投資理念和投資風格的多元化被極大地激發出來。適者生存,也許是牛市深化下基金操作風格多元化最好的概括。

1.基金整體風格越來越積極

如果以基金投資操作的靈活性來看,我們可以把基金的操作風格歸為持有型、穩健型、適度靈活、極度靈活四種類型。在2006年的熊市,基金的操作風格整體偏向穩健型,而那些典型的績優基金其風格傾向持有型。而2007年以來的股市熱點紛呈,對初嚐持有型理念的基金也形成很大誘惑,基金整體操作積極度不斷提高,基金的交易頻度明顯加快。目前基金的整體風格已變成適度靈活。

這或許是牛市上升階段的特點。

2.階段性投資和波段化操作盛行

判斷基金操作風格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持股周轉率。持股周轉率是,一年內基金買入/賣出股票的單邊交易金額和期間平均股票資產規模之間的倍數。

2006年以來,基金總體上在不斷提高持股周轉率,而2006年下半年交易活躍度比上半年有所下降。其中,配置混合型基金周轉率高達500%。在2007年一季度,基金的整體持股周轉率進一步上升。如此高的平均換手率在國外共同基金業是不多見的。整體高換手率表明包括基金在內的主流投資者對股票投資價值的判斷仍然傾向短期化。

積極交易有兩種可能,既有基金經理先知先覺、前瞻性地看到了尚未被發掘,但符合市場投資主線的下一個投資熱點;也有基金是善於跟風,試圖捕捉交易性投資機會。前者以階段性投資為主線,後者則熱衷於波段操作。

在2007年的股市環境下,這兩種操作風格都可能取得成功。銀河穩健、天治核心、巨田資源、中海成長等基金持股周轉率高達800%以上,短進短出為這些基金帶來高收益。同時也有廣發小盤、博時主題、興業趨勢等低持股周轉率基金獲取不錯收益(周轉率低於300%)。適度靈活的華夏大盤精選、中郵優選、華安宏利等基金同樣表現優異(周轉率400%~600%)。

總體上來看似乎是周轉率高的基金收益較高,但周轉率高到一定程度後也並未對基金收益帶來正麵影響。頻繁的買賣是基於對市場和上市公司深刻的理解,還是基於市場情緒和熱點的推動?從這個角度說,一些交易過於頻繁的基金是讓人擔憂變成短線交易者,這對以穩健為初衷的基金投資者來說並非好事。

我們認為,在當前市場投資主題快速轉換,股票估值結構變化劇烈的情況下,階段性投資、適度靈活是比較適合的操作理念。這既能使基金經理對市場結構和投資主題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又避免過度追求短線機會的投機心態。

3.重倉股輪換加快

與持股周轉率相互印證的是,基金重倉股組合的輪換也在明顯加快。2006年之後,各個季度之間10大重倉股的平均輪換從2005年的平均3~4個大幅上升為4~6個。

按基金類型來看,我們再次看到配置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換股頻率最高(持股周轉率也最高),這個特點三年以來都未改變。這說明在持股比例較低的同時,配置混合基金股票投資部分操作的靈活性明顯高於其他類型基金。從總體上來說,這也是配置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資效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從重倉股輪換上,我們同樣有和周轉率類似的判斷:適度積極的操作風格比較適合於目前階段的市場特點。也就是說,重倉股輪換以每季度4~6個為宜,這是比較典型的階段性投資特征。當然,這個結論並不絕對,隻是作為選擇基金投資風格的一個參考。

4.熱點分散,投資集中度降低

投資集中度既能反映出基金的風險控製機製,一般來說基金會分散投資以降低組合風險,同時,投資集中度的相對高低也反映出基金對組合構建的思路,如果基金認為市場上投資機會有限,那麼基金就會把較多資金集中到較少的股票上,如果基金發現較多的投資機會,投資集中度就會相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