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2 / 3)

華沙,是波蘭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它位於維斯拉河兩岸,距波羅的海和喀爾巴阡山脈大約350公裏2008年人口數字為1,707,983人城市群人口大約2,785,000人城市麵積512平方公裏,城市群麵積12266平方公裏,另外在這個時代華沙的人口在一百二十萬左右此時的波蘭人口也有兩千七百多萬,因此一百多萬的人口並不是很誇張

1939年9月1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9月17日蘇聯入侵波蘭駐守波蘭東部地區的波蘭軍警及官員約25萬人被俘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宣布在卡廷森林發現被蘇聯殺害的2萬具波蘭軍人屍體蘇聯對此矢口否認,指責德國嫁禍於人,並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斷交蘇聯政府一手炮製了震驚的卡廷慘案,秘密屠殺了15萬名波蘭軍官,直接為二戰伊始降低波蘭軍隊的反抗鋪平了道路

卡廷慘案的資料一度被蘇聯政府設為絕密直到1990年4月13日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蘇時,戈爾巴喬夫承認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不過,蘇方當時仍未公開全部真相到了1992年10月14日,蘇方才把卡廷事件的絕密檔案複印件轉交波方至此,卡廷慘案真相大白

第二次大戰中段期間的波蘭,包括華沙,由納粹控製的殖民行政區普通政府統治華沙所有的高等學府被立即關閉,除波蘭人和其它外國人以外華沙的整個猶太人人口約有數十萬人有百分之三十被趕入華沙猶太人區當希特勒的“最後方案”實施,廢止猶太人區的時候,波蘭的鬥士發起了華沙猶太人起義盡管德軍有武器及人數上的優勢,波蘭人仍守住了該區近一個月當起義被鎮壓的時候,所有幸存者被屠殺,隻有幾個能逃脫或躲藏起來…,

1944年7月蘇聯紅軍已攻入波蘭領土向華沙方麵的德軍推進了解到斯大林對獨立的波蘭國家懷有敵意以倫敦為基地的流亡波蘭政府給予地下組織“國內軍”指示,要他們嚐試在紅軍到來之前從納粹手上奪取華沙的控製權於是1944年8月1日在紅軍非常接近華沙的時候,“國內軍”與市民發起了華沙起義武裝的戰鬥本來預算持續2日但卻持續了63日,最後“國內軍”戰士被迫有條件投降他們被送往德國境內的戰俘營,而全市人口則被消除希特勒沒有遵守條件,指令要把華沙從地圖上消失,圖書館和博物館的收藏不是運往德國就是被燒毀全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區被摧毀,包括具曆史價值的舊城區及皇家城堡

對孫立人和其他的將領而言,華沙是通向柏林的第一個關口隻要能拿下華沙,那麼接下來的旅程雖然稱不上一馬平川,但相信也不會差上許多

“命令部隊,先休整一下,順便等其他友鄰部隊抵達…”

“是”

這時的孫立人的軍銜和職位雖然要比曆史上的他高,但也隻是一個集團軍司令而已一個集團軍,在國防軍內部也不過才十幾萬人,十幾萬人的雖然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都是相當龐大的一股,在這種大規模的戰役當中卻依然單薄了一些

何況孫立人的部隊也隻是抵達了一部分,換句話說在華沙城下也隻有幾萬人而已,這幾萬人就像攻下華沙,也的確是太異想天開了一些

由於如今的遠征軍多少也有些勢如破竹的意思,因此在等待了幾日,等到遠征軍的部隊基本全部到達後,孫立人和其他幾個集團軍的司令,在得到了蔡鍔的命令後,開始對華沙發起了總攻

最先開火的是幾個集團軍的重炮群,雖然華沙在1939年的時候就遭受了戰爭的洗禮,整個城市也被打成了廢墟,一直用了幾年的時間才稍稍恢複了一些樣子,很明顯,現在他又給重變成廢墟了…

目前國防軍主要裝備的重炮是150、210、240和280四個口徑,無論是榴彈炮還是加農炮皆是如此,至於大口徑的火炮雖然不是沒有能力研發,由於實用意義不大所以並沒有列裝部隊

不過就算這樣,這四個口徑的火炮也稱得上是威力巨大了至少對付一個原本就和廢墟差不多的華沙是絕對夠用了

而且幾個集團軍的重炮群,要知道國防軍可是相當重視活力的,尤其是一些主力集團軍是完成了炮兵部隊的機械化運作像孫立人他們的這幾個集團軍,在耗費巨資後,都達成了機械化,也就是將全部的炮兵裝備都換成了自行火炮也隻有這些主力集團軍才能如此那些個乙種部隊,依然是牽引火炮,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雖說自行火炮在性能上明顯要強於牽引火炮,在成本等方麵牽引火炮畢竟還是有很多優勢的

君不見在後世哪怕是軍費相當於全球一半的美帝,也依然在裝備著這樣的火炮嗎?

幾個集團軍,近萬門各型號火炮開火,很快華沙便被一片火海掩蓋,尤其是在炮彈當中還混雜了一部分的燃燒彈時…

雖然固守華沙的德軍有了心理準備,強大的炮兵火力還是讓德軍順利慘重而在差不多一個多小時的炮擊結束後,早已準備多時的轟炸機群也登場了…,

就在炮群換炮管、補充彈藥的功夫,千餘架各型轟炸機飛抵華沙上空將他們攜帶的航彈一個個的透落

空軍之所以沒有在炮群前參與轟炸主要是顧慮城內的防空火力,所以才會等外麵的炮群將城內的德軍炸的差不多了,在參與轟炸這樣一來就算城內還有些防空火力,對空軍來說也算不上是什麼大威脅了

對華沙的炮擊和轟炸一共持續了三天時間,一直到三天後,華沙的防禦工事被破壞的差不多了外圍的孫立人等人才在蔡鍔的命令下,對華沙城發起攻勢

雖說在華沙城消耗了大量的彈藥這些炮彈和航彈畢竟不可能將華沙城內的德軍全部炸死再加上退入華沙時,曼施坦因就料到會遭受這麼強的火力因此在城內修築了大量十分堅固的工事所以當遠征軍會同俄軍進入華沙時,華沙城內的德軍很快就給了聯軍一個迎頭痛擊

遠征軍的話到還好說,在突破了外圍防線進入城內後至少還堅持了一會,可是俄軍卻是沒堅持多久就退了出來

這裏麵固然有俄軍兵太多,無法適應殘酷的城市戰的關係當初在其他城市的時候,他們都是守方,屬於打黑槍就行的那種,這次卻是成了攻方,自然也就不行了

可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朱可夫等高級將領存心放水

雖然下麵的軍官們並不清楚這件事,朱可夫等高級將領卻是心知肚明,所以在部隊隨著遠征軍一起進入華沙沒多久,在稍遇挫折後,不需要朱可夫下令,那些知道事情真相的將領就下令將城內的部隊撤出來了

於是在這場戰爭中,俄軍算是徹徹底底的打醬油了

好在遠征軍原本就沒怎麼指望過俄軍,所以到也沒有發現這一點

不過當有人提議在背後搞鬼的時候,朱可夫卻否決了這一點畢竟遠征軍內也有不少的聰明人,如果背後搞鬼的話,想要不被發現是絕不可能的,而真要是被發現了的話…

消極怠工的話,至少還算是好解釋,背後搞鬼可就…

於是在俄軍消極怠工的情況下,遠征軍就成了攻城的主力

好在撤退的途中,德軍損失了相當數量的裝備,尤其是重裝備方麵,所以雖然俄軍消極怠工,遠征軍卻也沒有怎麼感覺太吃力

而華沙,也在和德國人一點一點的爭奪著…

在歐洲,英美正在籌劃著諾曼底登陸,以切斷法國和德國的聯係,進而削弱德國的另外一邊,俄國人也在暗地裏做著小動作,消極怠工著,就是為了不讓中國成為第一個進入柏林的部隊

對此,中國並不是很清楚,畢竟軍情局在厲害,受限於當時的通信手段也不可能什麼事情都知道何況這些事情都是屬於心照不宣的那種,怎麼可能留下什麼把柄呢?

不過就算知道了,恐怕國社政府也不會在意

因為這個時候國社政府正沉浸於攻占澳大利亞的喜悅當中

雖說在攻占了澳大利亞後,國社政府又在澳大利亞扶持了一個的傀儡政府,而不是直接吞並了澳大利亞,但這隻不過是為了防止一些口舌罷了等到戰爭結束過了,過上那麼幾年,澳大利亞政府‘自願’並入中國不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嗎?…,

一次直接吞並一個大陸,這樣的功績不能用開疆擴土來形容了再加上這次國社政府趁著第二次大戰,吞並的伊朗等土地還有解放了中南半島以及南洋、南次亞大陸等其他地區國家的功績,要是國社政府有個淩煙閣的話,估計國社政府的高層差不多都能進去

雖說沒有淩煙閣,卻不代表就沒有什麼獎勵

在拿下了澳大利亞後,很快一場慶功會就開始在國社政府內部實行

另一方麵,原本國社政府的軍銜製度為準將、少將、中將、上將及特級上將,其中特級上將就和元帥差不多,由於名稱的關係所以一直都是以特級上將稱呼

而這次也直接正將特級上將改為元帥

並且僅僅授予蔡鍔和蔣百裏等少數幾個人,至於嚴光?

嚴光根本不需要軍銜,因為作為國社政府的總統,嚴光本來就是三軍統帥,是三軍總司令同時嚴光也是軍事委員會的主席,自然也就不需要軍銜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