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產業發展與金融(10)(3 / 3)

二是市、縣區成立旅遊集團公司或旅遊開發公司,對轄區景區景點實行“一卡通”管理製度,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線路、統一營銷、統一價格、統一結算”和“分級管理、分級核算”的辦法,建立旅遊電子商務結算中心,實現旅遊企業之間的網絡電子交易和賬務的適時清算、旅遊信息資源的共享。

三是景區景點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四川雅安碧峰峽景區1997年前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先後實施了兩期工程開發,都是政府出資,投入了580萬元,最終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接待能力。1998年,雅安與四川萬貫集團簽訂了投資開發、經營管理協議,把碧峰峽景區交由萬貫集團開發經營,用了短短9個月時間,投資近2億元,建成了西南最大的自然生態動物公園,碧峰峽景區成功的經驗就是實行了“政府出資源,統一規劃,企業出資金,獨立建設、經營和管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開發模式,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永續利用,使景區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統一。寧夏可借鑒上述經驗,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扶持和鼓勵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機製、工作機製和投融資機製,設立旅遊產業發展基金,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投資經營旅遊產業,對重大旅遊項目實施政府貼息等,有效扶持旅遊產業發展。

(三)以宣傳引客源、促發展

2008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上,河南以大型山地實地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和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博得滿堂彩;昆明通過國家著名舞蹈演員楊麗萍舉辦大型民族歌舞《雲南印象》讓世人熟悉了雲南;四川雅安邀請了朱鎔基、李嵐清、田紀雲等十幾位國家領導和一百多位省部級領導去碧峰峽檢查指導工作,在碧峰峽景區舉辦了饑餓49天的吉尼斯記錄挑戰活動。各地借助藝術產品,名人、領導人的光環效應宣傳促銷旅遊產業。

對寧夏而言,知名度小、鮮為人知是劣勢,但另一方麵,反而更具神秘感和新鮮感,這是一個很大的潛在優勢,一旦包裝宣傳好,則更易激發遊客出遊。

要結合自治區50年大慶,堅持“南下北上”、“走出去,請進來”,掀起宣傳熱潮,結合“回鄉風情親曆遊”、“西夏故國探秘遊”等精品景點、精品線路,進一步提升寧夏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策劃推出“多彩的寧夏”整體促銷口號,設計寧夏旅遊的理念基礎、行為形象、視覺形象等,通過“山川奇秀新寧夏,西夏秘境古文明”、“錦繡黃河美寧夏,塞上江南好風光”、“神奇沙漠遊,浪漫山水情”等係列性旅遊宣傳用語,營造寧夏獨特而富有魅力的旅遊新形象。並通過舉辦“中國綠洲經濟文化節”、“中國枸杞文化節”、“西夏國際文化研討會”、“賀蘭山岩畫旅遊節”等一係列有特色、有影響的旅遊節慶活動,開辟富有冒險精神的“騰格裏沙漠探險遊”、“塞上黃河漂流”、“徒步長城遊”、“沙坡頭沙漠之夜”等項目強化市場營銷。鞏固已有的客源市場,不斷向全國和海外開拓新的客源市場,聚集人氣。在客源市場和周邊城市要逐步建立營銷網絡,利用現代化手段,搭建旅遊電子信息商務平台,組織文藝界人士宣傳寧夏,采取畫家畫寧夏,作家寫寧夏,歌手唱寧夏,攝影家拍寧夏的辦法聯合宣傳推介寧夏旅遊資源。

(四)加大旅遊產業研究和人力資源開發力度,提高寧夏旅遊產業層次知識經濟時代旅遊業的創新和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旅遊業的科技含量、旅遊特色和服務質量,而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人才。

應成立自治區旅遊專家智囊團,籌建自治區旅遊發展研究中心,長期追蹤研究寧夏的旅遊優勢與弱勢,研究既符合旅遊產業發展規律有適應寧夏實際的對策與舉措,在此基礎上,通過宣傳和普及,提高各相關部門及全民的大旅遊意識。

在人力資源開發上,一方麵要有計劃地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同時利用若幹優惠政策和生活待遇,從外界引進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麵,要加強對全區旅遊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對全區飯店業、餐飲業、景點服務人員、旅遊管理人員、旅行社導遊人員及其他旅遊業務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及業務培訓,對旅遊從業人員逐步全麵實行資格證書、持證上崗製度,提高其素質,進而有效提高寧夏旅遊產業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