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產業發展與金融(9)(2 / 3)

摘要:寧夏旅遊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要樹立大旅遊意識,做好“自然景觀和曆史文化優勢資源的開發轉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唱響“塞上江南·神奇寧夏”的旅遊品牌,拉長旅遊產業鏈條,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使旅遊業真正挑起“帶動服務業、推動各行業”的大梁。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沒有文化的旅遊就沒有魅力,沒有旅遊的文化就沒有活力。黑龍江省推出30條“闖關東遊龍江”主題旅遊線路,感受“關內”文化與黑土文化的交融魅力,體驗“闖關東”移民後代的新生活;四川重慶北碚的“美麗鄉村嘉年華”景區以其特有的農耕文化和鄉村旅遊主題吸引了大量遊客;海南“三月三”節慶會全麵展示原生態的黎苗文化,“三月三”因其民族文化價值而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老的民俗節日因注入了時代內涵而成為當地重要的民俗經貿活動;在全國巡演的回族舞劇《月上賀蘭》展現的獨特的地域文化使人們記住了寧夏。被寧夏人稱為“羊圈”的破敗兵驛鎮北堡創造出了一個文化產業的時代奇跡,“出賣荒涼”賺了2億元。用張賢亮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片荒涼,由文化裝點成奇觀;兩座廢墟,經藝術加工變瑰寶。”在鎮北堡西部影城經營上,張賢亮將黃河水灌在一個透明體裏製成的旅遊紀念品可以賣出10元的價格,由於給這滴黃河水注入了文化,使它成了“中華民族乳汁”的一個標誌物品,就這個水滴紀念品,一年創造了可觀的收入。實踐證明,文化開發和創意可以做強旅遊業,產生經濟奇跡。

豐富旅遊文化內涵

實現寧夏旅遊業跨越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趙莉萍

一、發展寧夏旅遊業的條件

寧夏旅遊資源形象總體表現出雄渾、奇特、秀麗、淳樸、古老的特色,旅遊市場感應為神秘、奇特、古樸荒涼、刺激。從而凸現出寧夏的總體形象——神秘之境,神奇之旅,這對寧夏旅遊產品的策劃、創意和設計有著一定的指引作用。寧夏各旅遊景點之間距離適宜,路網交通便利,全境3日到5日便可遊完,經濟實惠,這相對於西部其他省區來說是個優勢。

(一)自然資源

寧夏位於我國中部偏北,黃河的中上遊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半幹旱氣候,且南北氣候差異大,冬寒漫長,夏少酷暑,夏季尤為適合避暑。自治區的首府銀川市七八月份平均氣溫在20℃上下,晝夜溫差在12℃以上,是全國大中城市暑期最涼爽的城市之一。獨特的氣候資源適合在旅遊景區開發“度假村”和“避暑山莊”。2008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公布了中國十大新天府評選結果:寧夏平原與成都平原、台灣嘉南平原、蘇北平原等十個地區榜上有名。在《了望東方周刊》刊登的“中國城市幸福感調查”中,有“文明幸福感”和“城市發展幸福感”兩個榜單的亞軍都是銀川。專家對這些地方的評語是:富饒,生態良好。

綿延不絕的賀蘭山、六盤山,濁流滾滾的九曲黃河,浩瀚無垠的沙漠和草原賦予人們無限遐想。2008年寧夏賀蘭山滾鍾口風景區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評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旅遊目的地”。目前全區現有景區近百家,全區共有A級22家,其中:5A級景區2家,4A景區級4家,3A級景區10家、2A級景區7家、A級景區1家。沙坡頭、沙湖被國家評定為5A級景區,西部影視城、西夏王陵被國家評定為4A級風景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