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財政支持節能環保產品生產與消費,加大政府對節能環保產品采購,擴大綠色產品的政府采購範圍。建立節能環保產品的價格補償機製,降低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節能環保產品的生產和供應。
三是強化財稅政策對企業的激勵和約束機製,製定支持企業參與節能環保的產業政策,健全獎懲財稅政策。對積極研發和采用低碳技術、購置和使用節能減排設備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和稅收減免。采用風險投資支持方式,加強對風險高、具有極大市場潛力的低碳新技術的財政扶持。
參考文獻
[1]鮑健強等:《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中國工業經濟》,2008年第4期。
[2]蔡昉、都陽、王美豔:《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節能減排內在動力》《經濟研究》,2008年第6期。
[3]付允等:《低碳城市的發展路徑》《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年第2期。
[4]莊貴陽:《低碳經濟: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的發展之路》,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年第11期。
[5]莊貴陽:《氣候變化挑戰與中國經濟低碳發展》《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第5期,P50-60。
[6]莊貴陽:《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困難與障礙分析》《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7期,P20-26。
[7]莊貴陽:《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年第7期,P8-12。
[8]王燦、陳吉寧、鄒驥:《基於CGE模型的CO2減排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第12期,P1620-1625.
[9]徐國泉、劉則淵、薑照華:《中國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實證分析:1995-2004》《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年第6期,P158-161。
[10]潘家華、鄭豔:《基於人際公平的碳排放概念及其理論含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10期,P6-16。
[11]羅濤:《德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中外能源》,2010年第1期,P34-45。
[12]謝書玲、王錚、薛俊波:《中國經濟發展中水土資源的‘增長尾效’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13]崔雲:《中國經濟增長中土地資源的‘尾效’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7年第11期。
[14]雷鳴、楊昌明、王丹丹:《我國經濟增長中能源尾效約束的計量分析》《能源技術與管理》,2007年第5期。
[15]劉耀彬、陳斐:《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資源消耗‘尾效’分析》《中國工業經濟》,2007年第11期。
[16]李影、沈坤榮:《能源約束與中國經濟增長-基於能源‘尾效’的計量檢驗》《經濟問題》,2010年第7期。
[17]吳巧生、成金華:《中國工業化中的能源消耗強度變動及因素分析-基於分解模型的實證分析》《財經研究》,Vol.32,3006(6)。
[18]張軍、吳桂英、張吉鵬:《中國省際物質資本存量估算:1952-2000年》《經濟研究》,2004年第10期。
[19]易綱、樊綱、李岩:《關於中國經濟增長與全要素生產率的理論思考》《經濟研究》,2003年第8期。
[20]徐瑞娥等:《當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政策的研究綜述》《經濟研究參考》,2009年第66期。
銀行業支持寧東能源化工基地
建設情況的調研與思考
寧夏銀監局課題組
課題組組長:任彥玲
課題組成員:張清文誌祥劉瑞峰餘誌祥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位於寧夏中東部,轄內寧東煤田是我國巨型煤田之一,已探明儲量達270億噸,被國家列為13個重點開發的億噸礦區之一。
2003年,寧夏政府決定重點開發建設寧東能源基地,將其定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擬定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總體規劃》,重點發展煤炭、電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個優勢產業。2007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寧東視察時指示“又好又快建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2008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幹意見》,明確提出把寧東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西電東送”的火電基地。今年初,國家發改委批準了寧夏政府上報的《關於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總體規劃》,並將其列為循環經濟示範區。近年來,寧夏各家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寧東基地的金融支持力度,實現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自身發展的良性互動。
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建設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