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山河破碎風飄絮 第69章 張家集(3 / 3)

宋江當年能有這諢號,最大的功績,是他身為公職人員,在得到了朝廷要對晁蓋一夥劫了生辰綱的要犯動手,提前跑去晁家莊通風報信。

這種魄力,可不是誰都有的,放著鐵飯碗不要,卻跟一夥亡命徒勾勾搭搭。

楊小船忙道:“爺,小人也不知詳細,不過,百姓們都是這麼說。就算是登州府這邊,也有很多人,都把鹽賣給這位張大官人,從未聽說過他缺斤少兩,欠人銀子。”

李元慶點了點頭,照楊小船這麼說,這人倒是可以試一試。

當下,李元慶和陳忠簡單商議一番,便直接令船隊開向了東麵方向。

…………

張家集並不位於海邊,而是在內陸十幾裏處。

傍晚,李元慶、陳忠帶著十幾名親兵,在楊小船和黃國山的帶領下,悄然來到了陸地,直奔張家集。

一路走著,楊小船也不斷給李元慶介紹著周邊的景物。

這張晉鬆張大官人,雖然收鹽,是個大鹽販子,不過,這人卻沒有鹽場,全靠收別人的鹽,這也使得,張家集附近,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鹽場,大到百人、幾百人,小到幾人或者兩口子,隻要是賣給他鹽的人,他都給予保護,很多事情上,還會幫忙。

這也使得,張家集附近,有了一種畸形的繁華。

就算是傍晚了,路上趕往張家集的人,卻是絡繹不絕,多數人,都推著小車,都是賣鹽的小戶。

李元慶和陳忠都有些咋舌。

這張大官人能有如此能量,著實是不容小覷。

隨著進入了張家集,李元慶更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張家集並不大,隻有一條主街,周圍有簡易的石牆,但就這一條主街上,卻是燈紅酒綠,花枝招展,僅是妓院,恐怕就不下十家,而客棧和酒樓,那就更多了。

楊小船忙對李元慶和陳忠解釋道:“兩位爺,這邊來買鹽的南來北往的客商,一般都會選擇在這裏歇腳。所以,晚上,這裏比登州城還熱鬧。”

李元慶不由點了點頭,對這張大官人的評價又高了一分。

如果說登州府是官市,那這裏,就應該是私市了。

這東西就有些類似後世的小規模自由貿易區,稅賦很低,服務業發達,這裏的主人,主要是通過稅賦和低買高賣,拉動行情,賺取裏麵的巨額差價。

這看起來,似乎比有標杆的官市賺的少,但實際上,這裏麵貓膩比官市要大多了,若是操作的好,這簡直就是比搖錢樹都賺錢的買賣。

而通過眼前這景象來看,這張大官人,必定是此中高手。

李元慶也有些好奇起來,這種可以說跨越時代的高手,究竟是什麼底子?難不成,這世界上真有天才?

畢竟,李元慶知道這些,是因為李元慶從後世中來,熟悉事物的規律,但在此時,能有這種見識,這種手段,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資本方麵的天才了。

“大爺,我們綠柳閣的姑娘,可都是江南的上好貨色,大爺,過來看一下嘛。”

“大爺,我們鳴翠樓的美酒,那可都如宮廷玉釀一般,姑娘更是天上的仙女兒,進來看一下吧?”

“……”

剛剛進入主街,一群鶯鶯燕燕便圍了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