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個女孩的感悟(3 / 3)

洛洛又寫了幾篇隨筆。興衝衝的叫我看。自從洛洛換了新環境以後,盛開的奇葩就已凋謝,葉的淚也已風幹,大山的高度逐漸淡開……如今,隻剩下半個塑料杯的踏實感,與其半瓶辣醬的守候,和那段老北京布鞋的故事。曾記得洛洛說過,她要把不堪的往事暴露在潔白的紙上,寫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我說,你的文風變了。以前有很華麗的辭藻,卻獨獨缺了靈性,顯得很空洞。那些無病呻吟的字句隻屬於文人騷客之間的交流。而如今,你卻可以從小事物中品出大世界。這才是真正能夠抵達人心的精神食糧。

文字上升到另一種高度,洛洛也很高興。她說,也許這段時間的付出是值得的吧,我寧願這樣的掙紮。為了文學,情願犧牲。當愛一樣東西愛到骨子裏的時候,大概就如洛洛般無法自拔了吧。

初識洛洛,是在她落魄難眠的時候。可是那時候她清高孤傲,不識人間煙火。洛洛說,我不需要香車,不需要豪宅,也不需要強權,我隻需要一碗白米飯,一杯清水,一間小屋就足夠了,因為文字才是我的精神食糧。洛洛看不慣一切世俗的東西,所以她總是用文字去守護心底裏的那抹純淨。但是有的時候洛洛會很任性,會用她刺蝟般的刺去刺傷旁人,讓人無法理解。很多人會問我,怎麼會跟洛洛如此熟絡?其實,當走進一個人的世界的時候,你才不會像霧裏看花般錯過某些美好的東西。

如今洛洛漸漸習慣了成都,沒有清風拂麵,沒有柔陽普照,沒有甜食溫潤;有的隻是悶熱的空氣,灰色的白天和黑色的夜晚,以及那大街小巷到處聞到的辣椒。重要的是,洛洛要在每個月一次的潰瘍中掙紮,要用不安分的胃去適應成都的麻辣,要用清高去直麵世俗。我總是感覺洛洛累了,環境就這樣在洛洛的心裏刮起了一場任何準備都不顯足夠的風。

唯一堅守如初的是,洛洛放的音樂始終都能引起心裏的共鳴。

這是一個特別的女子。隻希望閑暇時候可以一起看花開花謝,看雲卷雲舒。

這是一個讓人感動的女子。隻希望用她的文字告訴我們,這裏有愛,蓉城有愛。

朋友林夕

2010.9

文字裏的那個人

和她結識在文字裏。

見到她的文字,也隻緣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因每天從眼底掠過的文字實在太多了,眼睛早已具有辨別能力,仿佛能感知文字的氣息,隻有喜歡的才會收入眼底,其餘的便一掃而過。最初,我對她的文章也是這樣的等閑視之。然而,心漸漸的不能平靜了,開始有種顫抖的疼痛。文字中的那個人,是那麼纖弱、細膩,安靜又美麗。然而,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卻把文字寫得那麼悲傷,讓人看了心疼。

繼續讀下去,又發現了她的冷漠與高傲。其實,心思敏感的人都知道,冷漠,不過是為那顆柔軟的心而設的保護膜;高傲,也無非是為杜絕傷害而築的防護牆。在冷漠與高傲的背後,卻掩藏一顆玲瓏精致的心。那顆心太敏感了,使她可以輕易捕捉到被別人忽略掉的東西,甚至細微到一根繡花針落地的聲音,一點楊花沾水而過的痕跡。然而,正因為太敏感了,生活中的一點刺激,都會被她的敏感無限放大,哪怕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掀起軒然大波。外界的一線陽光,照進她心裏便是春光明媚風和日麗;而一絲微弱的寒風,吹到她心裏可能已是冷冽徹骨天寒地凍。正如蝸牛的觸角,可以靈敏地嗅到幸福的味道,卻也會不小心撞上尖銳的刺刀。於是,世界讓她不安,讓她想逃。她這才築起偽裝的牆,還躲進文字的世界裏尋求安心和休憩。

不過,敏感也沒有什麼不好。大概上帝給人安置這樣靈敏的心,就是為了感受和發現這個世界的美麗及意義。很多事物,若不被感知,便等同閑置。世界也需要像她這樣懂得欣賞自己的人,不然空守著美麗卻不被發現,未免寂寞。對於她,因為敏感,會被觸痛;又因為痛苦,會促使她思考,乃至終有所悟。不管開心還是痛苦,失落或者幸福,因為有所感悟,回憶時就會想到這些點綴在生活中的豐富的內容,就不會覺得空虛。而她又把自己對生活點點滴滴的思考和滴滴點點的感悟融入文字中,使這些文字也變得飽滿充實。

如果你喜歡,就認真地去聆聽她的心語,即使不喜歡,也請尊重這些文字。畢竟,字字都那麼真實。因為文字裏的那個人,是作者剝落生活中所有的麵具而呈現出的最真摯最坦誠的自己。

朋友獨木橋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