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申春玲是一位年僅16歲的小姑娘,但她卻享受了這個村最高的葬禮規格,她的三個哥哥穿上了為父母送葬才穿的孝衣,在靈柩前長跪不起。全村老少自發地佩帶黑紗哭著為她送行……然而有誰知道這位早逝的姑娘其實與這個家庭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她隻是一個連戶口都沒有的繼女。在繼父癱瘓、親生母親離家出走後,她卻勇敢地留了下來,用柔弱的雙肩托起了四個大學生哥哥的學業重負!
1994年6月,失去丈夫的母親帶著春玲姐弟從山東範澤龍周集來到加祥縣後中莊。春玲的繼父申樹平是一個木匠,為人忠厚、老實。繼父上有70多歲的二老,下有四個正在讀書的兒子。其中大兒子申建國在西安交大讀書,其他三個兒子在縣裏讀高中。盡管家庭負擔很重,但繼父有一門高超的木工手藝,再加上一家人勤儉節約,生活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於春玲母女二人的到來,繼父全家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或許因為家中沒有女孩的緣故,爺爺、奶奶、繼父都對小春玲疼愛有加,哥哥們更是親熱地叫她小鈴鐺。小春玲到繼父家時,早已經過了上學的年齡,可是由於父親去世,她隻能失學在家。繼父知道後二話不說,拿錢給她上了學。家裏本來就有四個孩子上學,再加上小春玲,繼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負擔。好在繼父勤快,農閑時節常跟鎮上的建築隊外出施工賺些外塊,總算能對付家裏的支出。
小春玲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第—學期就考了個全年級第三名。除了學習,她還包下了部分家務活,一有空閑,就幫幾個哥哥洗髒衣服,幫繼父抬木頭、拉鋸,繼父逢人就誇:我這輩子有福氣,天上掉下個好女兒!
然而,快樂的時光轉眼即逝,一場橫禍從天而降。
1995年初夏,繼父在一次施丁中從三樓摔下來癱瘓在床。家裏的一根大梁倒下了,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斷絕了,而且為給繼父治病家裏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看著癱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軍率先提出輟學,父親堅決不同意,因為他和老三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績在全校各列前茅。老三、老四也要求輟學,好挑起家庭的重擔。
正在哥哥們相爭不讓、繼父左右為難之時,小春玲卻提出由自己輟學,幫媽媽支撐起這個家。繼父流淚了,爺爺、奶奶也不停地抹淚。繼父沉痛說:玲兒,爹對不住你,你的幾個哥哥瀆了這麼多年書,現在放棄可惜了,隻能委屈你了……三個哥哥也緊緊握住小妹的手,並在父親床前共同許下諾言:不論以後準考上大學,小妹的這份恩情要加倍償還。
可剛剛走出磨難的春玲母親卻承受不住再一次的災難打擊。她從醫生口中得知,丈夫很可能終身癱瘓在床,便對這個家徹底失去了信心,更懼怕自己挑起這副沉重的擔子,決定帶著女兒離家出走。任春玲如何哀求,如何勸止,母親還是在繼父受傷三個月後離開了危難的家。母親走了,家裏的支柱又斷了一根,爺爺、奶奶成天抹淚,繼父唉聲歎氣,哥哥們心中更是恐懼不安。家裏又陷人一片淚雨紛飛中。
村哩的人們也好心地勸慰春玲:“這裏沒有你任何親人了,你也回範澤你姥姥家吧,要不,你會受一輩子苦的!”小春玲堅定地搖搖頭:“不,我不能走,俺娘走了俺不能再丟下這個家。”小春玲把哥哥們叫到繼父的床前,一字一句地保證道:“爹,娘走了,是娘沒良心;我不會走,我要留下來陪你們共渡難關,從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親生女兒。今後隻要哥哥們有出息了,就是小妹有出息了!”這一年,申春玲年僅1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