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幾頁就是記錄關於趕屍之說,趕屍又稱移靈,屬茅山術祝由科,發源於湘西的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所謂的趕屍是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職業趕屍道長送屍回鄉安葬。趕屍的道士大約二至五人同行,一般都是兩人,一個師父帶一個徒弟(有的是兩個徒弟),一個在前麵引路的,另一個是在送屍隊伍最後端一碗水,而端水的人才是這趕屍隊伍裏的主要角色,所以這個位置往往由師父來做。
趕屍的過程,有的是用長杆子穿過幾具屍體的袖子連在一起,有的用繩係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晝伏夜行。天光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趕路。亦有人指趕屍者其實背起屍體而行,但由於身穿黑衣夜行,旁人遠處便自然看不見趕屍人,以為有行屍。
還有一說,趕屍道人背著屍體走,這就有點問題了,往往是遇到了要屍變的跡象或是屍體沒有妥善製成僵屍開始腐爛。這種方法很累,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誰也不會願意去背著具屍體長途跋涉的。
這本書的作者在《縛靈控屍還魂經》首頁就提到了,做趕屍道人,有嚴格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膽大,醜貌。趕屍道人又叫“趕屍匠”,趕屍道人從不亂收徒弟,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著趕屍匠必須麵試。師父教徒弟三十六種“術”,但徒弟必須全部學會後才能進行趕屍,才可以在趕屍隊伍的最後“端水”。而背著屍體走這也是無奈之舉,往往是一些特殊原因才不得以去背屍。
接著此書講述死者的屍體脫水並用秘製草藥醃製,變成長期不腐爛的僵屍的製作過程。這些也隻是粗略的幾頁概括並未詳說,此書最主要的就是剩下的部分。趕屍秘技“還魂術”,書中言:還魂功越深,就能把死屍的魂“還”得越多,趕起屍來便特別輕鬆自如(僵屍聽話、配合)。而這還魂術這部分越講越深,其中的奧義越難理解。
而“還魂術”這部分越看越上癮,異常的吸引人,讓人無法從中自拔,我點了一支煙大口大口的抽了起來,下麵的內容越講越玄,看得我臉紅心跳,都有些神昏錯亂、躁狂瘋顛的感覺了,我馬上合上書,不敢再看了,這書對我這種外行人來看實有不適,再看下去估計心生幻覺,非走火入魔不可。正在這時眼角捕捉到了一絲很不易察覺到的動跡,這五具屍體裏的其中一具屍體,臉部微微動了一下!
這時洞內除了我的手電筒外,一片盲黑,其他幾人早已關燈熄火鑽入睡袋了。我起身悄悄拿起手電走向那具屍體,這具屍體正是當初被蘇翔開槍打破頭罩的那具,我拿手電仔細的查看著屍體,而這屍體此時並未有異常,手電光芒又回到屍體的臉上,才發現原來這具屍體被打破了頭罩,一隻地板蟲正好爬在屍體的臉部上來回遊走,在我不經意間,以為是屍體在微動,虛驚一場,隨手把那隻地板蟲從屍體臉部上扒下,這時候才看清這具屍體的麵容,總感覺這具屍體麵容很熟悉,好像剛才還見過……
腦子一轉,我想起了,這屍體長得很像我們一起來的蘇翔,我把屍體臉上剩下的半塊泥帽撤掉,一看,這屍體簡直跟蘇翔長得一模一樣,也不知道蘇翔看了會是什麼感受。但這個念頭在腦子裏隨即消失,眼前這具屍體總感覺怪怪的,按理說這屍體已死了有幾十年了,皮膚應該缺乏水分,是具幹屍才對,但這屍體就像剛死的一樣,五官清晰可見,麵容祥和,就好像一個活人睡著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