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散文(4)(1 / 3)

在表姐介紹的幾個淘氣孩子中,海波後來是轉變最大的一個。這中間,有一個小插曲。有一天,海波淘氣異常,幾次提醒過後,他還是不認真聽講。因為我特殊的身份,一般情況下,我是不和學生發火的。可能那一天,是真生氣了,衝著他喊道:“你給我站出去,站到教室門前那棵楊樹下。”下課後,幾個老師喊著一起去吃飯。那時候,老師們吃的是派飯,每個有學生的家庭管兩天飯。當我吃完飯和幾個老師又說又笑地走回學校時,看到海波在那兒哭,就問:“怎麼了?”海波抽噎著說:“老師,我還沒有吃飯呢?”我一下想起來了,連忙自責,摸摸孩子的頭:“快回家吃飯去,吃完飯,趕緊來學校!”

也許是因為我的疏忽有點內疚,此後,我對海波多了一些耐心。海波原本就是聰明的孩子,隻不過貪玩和調皮。他不是學不好,而是不好好學。海波可能感覺到了我的關愛吧,開始認真和努力起來。年終考完試,他拿回成績單給家人看,他母親為此還專門來學校找我,感謝我的教導。那份實心和實在,使年少木訥的我滿臉通紅。

衛霞說:“老師,咱們班的學生都在這所鎮上上中學,我是去買學習用品時,認出了你。”我問她,海波的情況怎麼樣?她說,海波現在學習挺好的,他們同一年級,不同班。她從學校出來時,還看到海波。“這兒離學校不遠,我去喊他吧。”衛霞說。因要趕路,我說:“以後吧,車也快來了,你告訴大家,都好好學習吧,老師希望大家將來都有出息。”

每次離開故鄉時,心裏總有太多的留戀和傷感。而那次,因著衛霞那一聲“老師”純淨的呼喚,在很長一段時間,心中總被一種快樂包圍著。

其實人生的每一段經曆,都會給人一種收獲。成長的每一步,都印著歲月的足跡。這樣的磨礪,拓寬了我們生命的厚度和寬度。而這些意外與驚喜,釋懷了生活中太多的無奈和缺憾,讓我們的生命簡單和溫暖。

第11節寫給自己

是在一個冬天的黃昏,攜著母親的叮嚀,沉沉的牽掛,我來到北方一座名城,開始異鄉奔波的生活。新的環境,一切都很陌生也很戒備,不善察顏觀色的我,也不會人雲亦雲,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上班、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式的簡單而有規律的節奏,不輕易說什麼,也不願意說什麼,別人的好與壞,是與非,對於我來說,並不重要。

卻還是有關於我的議論不時飄進我的耳中,什麼樣的都有。我無以答對,也束手無策。又能說些什麼呢?一個遠離故鄉的女孩,一個不能完全把握自己命運的女孩,人格、尊嚴在別人眼裏算什麼,傷了你,你又能怎樣?要命的自尊心,常常是自己把自己弄傷。

一次感冒,躺在宿舍裏,平時很熱鬧的宿舍,現在卻感到空蕩蕩的。想喝口水,拿起暖瓶,一滴水也倒不出來,臉很燙,嗓子疼得難受。潺潺的淚水,洶湧澎湃了。如果在家裏,母親一定會在我的身邊,一定會做我最喜歡吃的東西。可如今……

經曆了生活中許許多多,看到各種各樣的遺憾和陰差陽錯。有些事情,自己努力去做拚命去做,也許最終還是一敗塗地,但還是必須去做。有些人,你既是讓他(她)一寸一尺,而他(她)得尺還想要丈。

茫茫人海,隻有一撇一捺的人字,將世間塗抹得竟如此紛亂複雜。我終是我,不是一葉小舟,隨波逐流。獨特的經曆,已懂得生活的艱辛,學會掩飾自己把握自己保護自己。

一個人悄悄落淚又悄悄拭去。不會輕易地抱怨,也不會隨意地折磨自己,背負太多的負荷,已能夠榮辱不驚,心懷坦然接受命運的挑戰,也能夠不再理會閑言和碎語,猜測和誤解。我想怎麼活就怎麼活,活得很傷感,很真實也很美麗。

附加話:這篇文章發表在1993年6月8日的《山西晚報》上。19年前的一個轉身,竟然注定了我一生遠離故鄉。當回憶抒寫生活,太多的感慨在心中。19年風風雨雨,是是非非,酸甜苦辣,冷暖自知。

感謝所有在我成長中,伸過來的一雙雙溫暖的手,伴我走到今天。就讓我把人生永遠的祝福送給你們,謝謝!好人一生平安!

第12節汶川災難能喚醒什麼

汶川大地震以來,心一直處於一種不平靜狀態,災難、死亡、眼淚,不管什麼地方,都逃不開這些畫麵、字眼,我是一個比較脆弱的人,或者比較多感,隨時都會受到這種災難場麵的感染。

無數的人投身到抗震救災中去,無數的人把自己的愛心默默奉獻,也有無數的人激情昂揚地自發募捐,無數無數的人都盡著自己的一份心意。這是一份從心底流露的真情,感天動地形容,也絕不過分,人性在這一瞬間,釋放了最美麗最奪目的本色。

災難終將過去,汶川地震,能否震醒我們國人的神經,在這場災難的背後,折射了什麼,很多人都把目光聚焦在這次災難中倒塌的學校、倒塌的醫院,這是個體現象嗎?答案在每一個人的心裏,不管官方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解釋,大多數人隻會笑一笑。

放眼我們的周圍,汶川現象說明了什麼,應該說是汶川這場災難,揭開了中國太多腐敗與造假的冰山一角。大自然無意間的一個舉動,世人觸目驚心地看到了太多的醜惡。悲哀啊!

說到造假,我們每天都在和造假這個詞打交道,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造假的現象。就拿我們每天吃的菜,喝的飲料,穿的衣服,無處不存在造假的可能。

前一段時間去郊區看望一個朋友,在車上和幾個陌生人隨便聊了幾句。他們說,其實我們覺得你們城裏人挺可憐的,你們吃的黃瓜都是催熟的,你們吃的西紅柿都是通過染色劑,顏色才那麼好看。我說怪不得,我買的黃瓜,當天吃不完,剩下的還會長呢,尤其是黃瓜頭,整個都長一倍呢。西紅柿看著那麼好看,吃到嘴裏,卻吃不出西紅柿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