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邀請他們去了我的宿舍。在宿舍裏,我們聊了很久,故鄉的人故鄉的事。告別時,他再三對我說,如果有機會我去那個小城,請一定去找他,他已是那個縣城人民醫院的副院長了。目送他和妻子挽著手走遠,那種幸福和恩愛,讓我想到了一個人——我遠方的表哥。
表哥是高考恢複後,小村裏最早考上大學的,成為當時方圓幾十裏的驕傲。表哥在考大學前就已經訂婚了,對象是他小學的同學。大學快畢業時,表哥想退婚。當時未過門的表嫂,跑到姑姑家堅決不同意,說:“活著是你家的人,死了是你家的鬼。”善良厚道的姑姑,也是站在未過門表嫂的一邊,說表哥不能做這喪了良心的事情,還說表哥要是敢退婚,就不認表哥這個兒子,也永遠不許表哥再進家門。孝順的表哥拗不過姑姑,就與表嫂結婚了。在世俗和村人的眼裏,表哥當時是既孝順又有才華的好榜樣。
結婚後的表嫂,不知是出於自卑,還是另有原因,她對表哥總是不放心,經常到表哥單位去找表哥,隻要看到表哥和女同事說話,她就不高興,就和表哥鬧,以至於表哥在單位上班都受到影響。姑姑去看表哥,表嫂不但不好好招待,還惡狠狠地說道,是姑姑害了她。
表哥後來一直都活得很抑鬱,以他的才華,他應該有更為美好的前程。可造化弄人,或許是表哥對生活失去了熱情,或許是生活磨去了表哥的銳氣,他的生活始終不盡如人意。我無意去譴責表嫂,也沒有這樣的資格。仔細想來,表嫂活得更不容易,她首先和自己過不去,才會這樣對待表哥,跟表哥作對,其實也是跟自己作對。她這樣做,害了表哥,也害了自己。原本很美好的故事,竟釀成了難以彌合的傷痛,這樣的結局,讓人扼腕歎息。
曾經的對,隨著時間的流逝,卻成了錯的。
而明輝哥和表哥的經曆是一樣的,但他卻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他也由此成為了方圓幾十裏陳世美的代名詞。
明輝哥在上大學前,和他們村的一個女子訂了婚,畢業後,頂著世人的唾罵,頂著輿論的壓力,頂著家人的反對,明輝哥義無反顧地堅持退了婚。那個和他訂婚的女子,後來三十多歲時還沒有嫁人。在當時,這在農村可絕對是個新聞,他們那個小村也因為這個姑娘,在全公社也可以說是無人不曉吧。當時,明輝哥經常被人議論著,看把人家姑娘害得。以至於明輝哥很多年都很少回到小村。如今看來,明輝哥當年的選擇沒有錯。也許人生有很多事,是不能用常理去推測的。世俗的評判標準也不一定完全正確。
背叛我們或者忠實於我們自己,都在我們的一念之間,卻從此是兩種不一樣的人生。有時候,我們所選擇的,到頭來,卻是讓我們失望的。生活更多時候,更像是在賭博。命運就如手中的牌也是隨時變化的,幸運與不幸運,更多的來自於天意或者是我們自己,而握牌人的心態,注定了這副牌的命運,也注定了自己的命運。這樣的個中玄機,又豈是旁人能理解或察覺得呢。生活沒有道理可講,自然的規律與人的心有時是相悖的,理智或情感有時是不能左右生活的。
第8節為善良幹杯
朋友來省城出差,順便看我。我們來到一家飯店,山南地北,海闊天空地聊著,朋友突然冒出一句:“其實什麼時候都是善良的人多啊。”朋友說,前段時間,他母親病了,曾因母親的病,去過很多家醫院,都不見效果。無意間聽人說,我們老家縣城有一家醫院,專治這種病,立馬趕去,效果果然很好。後來,隻要他母親病了,總要去那家醫院。每次治療下來,也總得半個來月。為了方便,他們去那兒時,總是住在同一家旅社,一來那家旅社離醫院很近,方便照顧母親,二來也熟悉那裏的環境。這一次,同樣如此。前些次結算住宿費都是260多元,可老板這次隻收了200元,他覺得奇怪,老板說:“我見多了不孝敬老人的子女,更別說你每次這樣精心伺候你母親,你這種孝心,我打心裏感動,如今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太少了。”這不是錢多錢少的事情啊,這是人的一顆心。朋友感慨。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善良挑起我們心中那脆弱而敏感的神經,讓我們覺得再艱難漫長的人生也有些許溫馨。
而我就遇到了太多這樣的人,他們都給予了我太多的幫助,才使我從遙遠的小村,走進這繁華的都市,又在這都市裏,擁有了一份色彩斑斕的人生。
有一個人更是值得一提,他是朋友更像是兄長,也許是遠離故鄉的原因吧,在我遇到困難和困惑時,總會想到他。每次找他,他都是那麼平和而親切,盡他所能為我做著一切。也許是他那份隨和,在他麵前我從來都很少說謝謝,總覺得一句謝謝太單薄了。直到有一天,我覺得我的生活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我應該把心中的感謝表達出來。於是想請他吃頓飯,去釋懷我這麼多年的感激。當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他時,也許是太意外,他盯著看了我好半天。也許為了不傷害我那脆弱的自尊,他說:“如果你一定要請,那我請你吧,我比你掙的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