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吉龍:對我自己來說最重要的經驗就是經常參加各種競賽,從這些活動中發現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及自己的特長,再應用到我的專業裏去。從大一開始,我加入學生會,然後參加了數學建模、英語競賽和一些其他比賽。所以,我建議大家在活動中去發現自己的特長,再到專業中去找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來做,在這個過程中你就能發現有一部分工作是適合自己的。
對於第二個心理調整問題,其實最主要的是要放平自己的心態,很多時候我們不要急於去找到自己的目標,要廣泛地去嚐試。不要認為這種嚐試是在浪費時間,放平心態去多學一些東西就會知道其中的樂趣,真正學到知識。
觀眾14:我是大一的學生,大家都知道學校對大一抓得比較緊,但我自己的認識是與學校的這種管製有一定的出入,我該怎樣從心理上調整,同時又該怎樣與學校進行相應的有效溝通呢?
唐智凱:如果一個人想做領導,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服從。學校的規定既然做出來了就一定有它的道理,既然做出來了我們就應該服從。從以後來講就是要先體會過一種製度後,才能知道下屬在想什麼,才能更好製訂計劃與規則。
冀,爽:大學是求同存異的地方,學校做出的規定是針對大多數人的,但也不排除有少部分人確實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與你的輔導員和同學們進行溝通交流,來解決這個問題。
觀眾15:我們寢室有這樣一個情況,每個人都有很多事情,學習任務很重,經常都是處於很忙碌的狀態。我想請問我們應該怎樣來平衡學習與課餘工作呢?
唐智凱:將所有的事情分個輕重緩急,列在一張紙上,標上1、2、3、4,然後一件一件去做,做每件事的時候都不要想其他的事,認認真真去做,總有做完的時候。
觀眾16:既然是最後一問,我想請問學長,在座的學長已經很優秀了,將來怎樣才能做得更好?你們將來的舞台在哪裏,在哪裏才能體現你們的價值?
廖吉龍:在大家看來我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了,但我今後還是會低調處世。現在所取得的成績隻能代表我的昨天,但並不能代表我的今天與明天。我會關注於我今天做了什麼並期待我的明天。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曾經在成電的答辯上說我會在畢業後回到成電當一名老師,把我認為重要的研究成果與心得分享給大家。
唐智凱:我是學微電子專業的,我想在我的領域不斷做下去。因為在這方麵國內的水平跟國外先進水平還差得很遠,我會盡力做,最終在這個舞台上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冀,爽:我的專業是英語。所有英語人的願望都是做到中西結合。我保送的是浙江大學一個老師的研究生,他的方向是用英語來研究中國話語權的。中國話語權這個東西可能很少有人了解,就是說,我們現在所有的話語權都是來自西方,沒有我們自己的任何一點東西,我們全都是借過來的。
在答辯的時候我說過一句話:用借來的武器,我們怎麼能打贏一場語言的戰爭呢!因此我就決定一定要讀這個老師的研究生,我也會順著這個方向走下去。為中國話語權的建立作出一點點的貢獻。
桂博文:我們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了,在最後按照成電的慣例,我們在座的三位同學每人送大家一句話。
廖吉龍: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像我這樣跨出一小步,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跨出一大步。
唐智凱:希望在座的各位能珍惜大學四年的生活,用堅定的信念去挑戰自我,生活因挑戰而美麗。
冀,爽:最卑劣的工作往往是用最艱苦卓絕的精神來忍受的,最低落的工作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標。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而這一件一件的小事就會成為你人生高度的墊腳石。
桂博文:我們今天的成電傑出學生報告會到此結束,還有問題的同學可以私下與學長、學姐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