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狂野石寶山(1 / 3)

十六

陳宇皓沒有想到一個小地方的歌會這裏的人們會這麼重視,而且這麼熱鬧。好多同事也結伴去逛逛,他原本跟李賓他們一起的,剛好車裏坐不了那麼多人,他主動放棄了,更重要的是他原本就計劃好跟若依一起走,心裏是一種興奮。去若依村子的路上,陳宇皓已經看到成群結隊的穿著節日民族服裝的村民,衣服幹淨整齊,光鮮奪目,許多服飾配飾也許在這個盛大的節日才會穿戴。村民們有的騎摩托車、三輪車,有的牽著馱滿物品的馬,男女老少,個個興高采烈。

“怎麼才來,每次都這樣。”若依看見陳宇皓還在觀望人群,開始催促,“趕緊上車了,大家都在等你,不然早出發了。”

陳宇皓不好意思的望了望一車的人,但眼前的若依讓她吃了一驚,這是他第一次看到若依穿自己民族服裝,雖然自己看到過許多人穿,但似乎都沒有若依好看,若再有精致的妝容就可以參加選美了,他突然覺得若依可以當白族服裝的代言人,肯定有很多人因為她為購買。催促的聲音讓自己回到現實,而所謂的車是一輛藍色的敞篷的小卡車,駕駛室車頂上,欄杆邊上都栓掛著各種行李口袋,車廂裏滿滿當當站著一車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說說笑笑,雖然陳宇皓聽不懂他們在議論什麼但已被熱鬧的氣氛感染。若依此時似乎沒有了羞澀,兩人相扶先繼爬上車。駕駛員師傅一聲吆喝——‘扶好站穩,出發了’。車子開始緩慢行進。

路不是那麼好走,地麵的凹凸讓車上的人們跟著一起搖擺,遇到大坑,車身一抖,感覺人都要飛出去了。陳宇皓無法想象這麼多人怎麼就放心擠在這車上,危險係數太高,這樣的車不是禁止拉人的麼!這種行為交警要好好管理,駕駛員要被重罰,最好扣了駕照,對村民要好好進行安全教育,可他沒有想到現在自己會成為其中一個,而大家還在車上有說有笑。若依說走路的話有近路,坐車要轉車,先到鎮上,早知道坐這樣的車他就跟若依提議走路了,還可以兩個一起聊聊天,現在連對方說話都要大聲才聽得見。可就這麼遠這麼麻煩的一次歌會卻擋不住大家的激情。

“小夥子,會唱山歌嗎?”一個五十來歲的大叔主動跟陳宇皓聊天。

“不會。”陳宇皓怕對方聽不見還搖了搖頭。

“不會唱山歌怎麼追我們白族姑娘呀!”大叔爽朗地笑了起來,轉向若依說道:“若依呀,不會唱山歌可過不了你阿爸那關啊!我和你阿爸的媳婦可都是對山歌對來的。”大叔笑得更加厲害。

接著旁邊的村民也開始說笑,陳宇皓感覺是在說自己和若依,若依低著頭,臉像擦了腮紅。還好後來大家也許考慮到陳宇皓聽不懂,有幾個男人開始用漢語對話。

“那都是你們上一輩了,現在有多少年輕人唱得好?照這麼說就別娶媳婦了。”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人說。

“海鳳爸,現在年輕人不懂,好久沒聽你唱了,你給大家來一段。”說話的是一個腰間別著舞扇的老婦人。

“是啊,來一首,以前我們趕馬的時候就你唱的最好,林子裏的鳥都被你唱羞了。”

“要不我把三弦遞過來給你?”

大家你一句我一語,開始期待,期待這個山寨歌王來一首。在大家的讚美聲中,海鳳爸感覺更有精神了,似乎又回到了年輕時代,理理自己的領褂,清清嗓子,準備獻唱。

“啊唻唻——”

海鳳爸沒有彈三弦,隻是清唱,但大家聽得如癡如醉,有人小聲跟著唱,看樣子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歌聲動情,陳宇皓聽不懂意思,但音樂是沒有民族和國家界限的,大叔的嗓音好極了,感情投入。

若依擠到陳宇皓旁邊,準備當他的翻譯。“海鳳阿爸是附近幾個村唱得最好的,以前還跟李寶妹對過歌。”

“誰是李寶妹?”突然冒出個人名,陳宇皓還真沒有聽過。

“也不怪你不知道,李寶妹可是白族山歌歌後,歌迷多得很。”

“唱山歌也有歌迷?”陳宇皓有點不敢相信。

“你以為隻有那些流行歌有粉絲呀,人家的歌迷可是男女老少都有,而且人家唱歌很多都是即興編曲,比那些明星厲害多了。”若依一臉崇拜的樣子,讓陳宇皓有些哭笑不得。

“那就有點像那個劉三姐了。”

“差不多吧。”

“那剛才唱的是什麼意思,感覺蠻好聽的。”

“大體意思是‘石寶山上有鬱金香|妹妹你家住在哪裏|臥蠶眉毛丹鳳眼|藍花綠衣裳。||寧願變成你窗前的鏡子|寧願變成你灶後的水缸|寧願變成十五的月亮|每天晚上照著妹妹的窗。’”

“歌詞寫得挺好的,我還以為山歌就是胡亂唱的,看來是我錯認為了。”

“你以為!覺得自己沒見識了吧!”若依終於得意地挖苦了一下這個有點自大的男人。

“那你會唱嗎?不是說白族姑娘都會唱麼,你給我來一段唄!”陳宇皓抓住機會反攻。

“我——我不會唱,隻會聽。”若依瞬間沒了得意勁,聲音越來越低,其實自己會一點,但一不專業二是嗓音不好。

“哈哈,就知道你不會,平時唱歌都唱成那樣。”陳宇皓故意氣若依,但沒有挖苦她的意思。

“唱得不好怎麼了,我就是要唱。”若依說完,嘴裏開始哼著《遇見》。

唱山歌還在繼續,後來又有人加入到演唱的隊伍裏來,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對歌會,沒有勞頓,沒有煩惱,隻有歌聲在回蕩……

彎彎曲曲的山路,幾經周轉,終於來到劍川沙溪的石寶山下,不過人山人海的場麵讓陳宇皓真的震驚了,這樣一個偏僻而小的地方,公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公路上,上山的路上,遠處的山林間還有無數的人向目的地奔去,這樣的景觀除了這裏也隻有在國家假日黃金周才能看到了。賣吃喝的早已準備就緒,熱情地迎接著各方來客,交警警察都早已在此開始工作,少數民族也有好多,感覺至少有五六個穿著不同民族服裝的,其中白族、彝族、納西族多些,也有**、藏族等,其他個別的陳宇皓雖然用手機搜了下但真不知道怎麼區分,現在好多活動都有政府參與,儼然成為一個對外宣傳的大好機會,有各地牌照的車輛,抄各種方言的人們,還有為數不少的外國人。最近也聽說沙溪古鎮火得很,若依說離石寶山不遠,而且那裏已經有很多外國人,也許這樣有民族的小地方才最具有吸引力。

這裏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也有其地域優勢,沙溪與洱源相連,感覺分地不分家,民族傳統基本一致,洱源的地熱國上周自己剛去過,項目部來了幾個上級領導,項目經理讓幾個酒量不錯的年輕人跟著玩了一天,大家商議去了離得不算近的地熱國,天然的溫泉,自然的湖泊-茈碧湖,美麗的田園風光,讓久居工地的自己也放鬆了一次。

石寶山的石刻石窟相傳是南詔時就有了,陳宇皓不用去考察這個曆史年代,也不去洞察那個時代的人們怎樣來到這裏完成這樣的傑作,但他知道這樣一個滇西南的閉塞之地竟然有這樣的瑰寶,源遠流長了上千年的歌會確實值得現在的人去震撼。曾經去大理三月街旅遊,導遊說三月街是‘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但當時不是‘三月街’期間,看著新修的街道有些失望,但今天自己突然可以回到三月街,那個與石寶山歌會一樣有千年文化底蘊的集市。陳宇皓思索著,突然想像徐霞客一樣去探險,或去踏一遍他在滇西南的足跡。小時候就看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知道有個大理國,有個叫段譽的小王子,知道他找了個天仙般的妻子王語嫣,當時陳宇皓在家裏把自己當成小王子,要學一陽指和淩波微步,夢想著自己的神仙姐姐。陳宇皓想著想著,突然看了看正在到處逛的若依,也許有希望就有實現,他沒有想到自己會在很多年以後在這裏遇到自己傾心愛慕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