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優雅成一段被輕放的時光(3 / 3)

始終喜歡蘇軾,最欣賞他的人生態度,他愛開別人玩笑,也常被別人捉弄,怡然自足的時候縱情高歌,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也會恐懼不安,偶爾有自憐自艾,最後也能自我消解,這才是真正的懂得活著的人。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一蓑煙雨任平生”

“長恨此身非我有”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所謂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那是對聖人的要求,對普通人來說,喜怒哀樂不必壓抑,曆經滄桑,最後做到寵辱不驚,就是最圓滿的人生。

從前的矯揉造作都成詩意生活的鋪墊,一瞬間我就跨過了畏懼到享受的那一步。我仍然喜歡讀書,熱愛唐詩,常常縱聲朗誦,也常常惹來X先生白眼。你也許同樣討厭這樣的矯揉造作,但那又怎麼樣,反正你也不可能拯救我。

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人和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我做不到乖巧伶俐八麵玲瓏,幹脆就默默收聲做一個陌生人眼中內向的古怪人,可以坦然地任性,認識到這一點,我心花怒放。

生命早已經脫離母體,每個人都有權力向往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享受過的快樂和經曆過的痛苦幾乎同樣多,自己從前也始料未及。

這樣的生活,應該也被很多人經曆著,也被很多人嗤之以鼻。有個曾經關係不錯的人在別處詬病我格調低下,可那又如何,我的格調怎麼樣,不是你這樣的人能評斷的。

我不需要你用你的生活來和我比較,也不認為傍上一個可靠的男人並能夠一直花他的錢就是值得炫耀的成功人生。雖然我們都有理由為自己驕傲,不代表就必須踩低別人。

但我還要用一句常常用來應付X先生的話:能被您看不懂,這是對我的最高讚譽。

不完美才是亮點

今年的中秋,月亮特別好,我難得有興致跑到水庫的大壩上去賞月。

原來想的是必然要拍一張如同微博上盛傳的那種自由女神Pose或是月亮甜筒Pose的照片,不料事與願違,月亮正好在最佳拍攝角度的相反位置。

我不甘心地把鏡頭擺了又擺,但照出來的不是路人甲就是我鋥光瓦亮的大腦門,隻好悻然作罷。

下一次月圓當然會有,但那已經不是最好的時候。看著那圓圓胖胖的大月亮,我心中陡然惆悵,不知從哪裏悠悠傳來一陣渺茫的歌聲,“……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歌聲並不好聽,甚至是嘲哳難以入耳的,但它在這種時候響起,偏偏應了眼前的景。

啟蒙時讀到《水調歌頭》,發現它居然就是常常聽到的那首《明月幾時有》,這才隱約有了對所謂“曲子詞”的印象。這曲子雖然不是依著原來的詞牌格律,卻仍然頗有唐宋風範,像是這一輪滿月周身的光暈,典雅而溫柔。

在這首曠世之作的序言裏,蘇軾這樣寫:“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蘇軾天資極高,少年得誌,博學多聞,詩文書畫無一不精,兼之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從市井裏的普通百姓到深宮中的太皇太後,人人對他讚不絕口。除他之外,這般完滿的人生似乎再難尋覓,於是必然招來妒忌和仇恨,釀成後半生的漂泊命運。

寫這首詞時蘇軾在密州當知州,雖然已經被政敵排擠出京城,但他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打擊,在月圓之夜通宵宴飲,想起弟弟子由(蘇轍),想到家人天各一方,心中難免悵然。此時的他還不知道遠處有更大的災難等著他,使他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所謂的才人命蹇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典型的驗證。

人們看不到那個推動著“塵世轉變的麵孔後的翻雲覆雨手”,隻能把命運中的苦難當成是天意。難道就隻有當人的境遇陷入到最低穀,才有可能得來靈魂的飛升?

似乎真的是這樣。

杜甫說“文章憎命達”,本是為李白抱不平,卻道出自古以來才智之士的共同命運。所謂“天妒英才”,人如果活得太好,老天都會看不過去,非要降下劫難,才算是“公平”。

所以才會有了“窮而後工”吧。正因為“窮”,因為走投無路,才逼得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遭遇,然後推己及人,最後感悟天地,領會生命的本質。

“窮”是一塊試金石,它能探測出人的真正“成色”。苦難是人自身的不幸,卻是文學藝術的大幸。而且往往人生的高低起伏越跌宕,成就往往越是斐然出眾,比如李煜和曹雪芹,他們作品不多,但都驚天動地。因為如果隻有一種單純的或是單調的生活狀態,是熏染不出“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的那種可怕和深刻的。

現在我們回頭去看屈原,去看司馬遷,去看唐伯虎,去看八大山人,你很難真正判斷他們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但我們無論如何感謝他們的出現,我無法想象沒有文學和藝術的世界會是怎樣的景象,如果真是那樣,人類恐怕無法延續至今。

於是我們隻好感謝他們的人生,感謝成就他們輝煌的那些苦難。而我們同時也應該感謝自己遇到的麻煩(實在稱不上苦難),正因為它們,我們才能意識到生命的其他時間裏的那些美好。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裏提到,榮格曾問,你究竟願意做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完整的人?他自己的回答是,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什麼是完整的人?樸樹一首歌裏唱,一錯再錯的故事才精彩,人生就應該是把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生老病死通通都經曆過,才算得上完整,否則就會成為遺憾。

隻有精神匱乏的時代才會推崇這樣的“完美的英雄”,他們形象高大、

胸懷寬廣,且無往不利,一切醜惡在他們麵前都無處遁形,他們是真正沒有缺點的“完人”。我不知道這樣的人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他們最好隻是一廂情願的幻想。人性本來就是個多麵體,一味追求完美,其實是把人往絕路上推。

說到“完美的英雄”,先想起來的是雷鋒。拋開有些異見不說,單看很久以前的那部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我那時年紀還小,卻也著實費解:

做英雄身邊的人尚且如此辛苦,何況英雄本人?這電影是在宣傳正能量,還是在描述真實的人生?

不久之前看到一篇頗有爭議性的文章,說華盛頓年過半百的時候請牙醫往自己口腔裏植入了九顆牙,而這九顆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從黑奴嘴裏拔出來的。

這篇斷章取義博人眼球的文章流傳度居然很廣,許多人深信不疑,可它的真實性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清。按照我陰暗的內心,向來不啻以最壞的惡意揣測美帝,當然覺得無風不起浪,起碼空穴來風有因。

但我居然因此鬆了一口氣:還好,“偉人”原來也是個壞人,“英雄”

也有這樣讓人捕風捉影的“劣跡”,我們終於不用再為自己的小賤小壞而憂心。對華盛頓的印象一直不太明確,可現在他卻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居然覺得親近許多。

好像那些最受歡迎最受推崇的英雄們,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瑕疵”。

孫悟空自然是個英雄,“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但他做事太隨心所欲,又自戀自大,貪慕名利。即使拜師之後也“本性難移”,常常和師父師弟們吵架鬧別扭,動不動要回花果山,也常常因為急躁和輕敵而被對手鑽了空子。

可正因為如此,孫悟空的形象才這樣活潑鮮明。他本身是隻猴子,同時也是個人,又在普通人之上,是一個集猴性、人性、神性於一體的充滿魅力的存在。人們看到這樣的英雄,會自動原諒他毛毛躁躁的小缺點,反而覺得這是他特有的可愛之處。

英雄也常常因為他們的“不完美”,而顯得充滿人性,更讓人為之感動。

金庸筆下的英雄們每一個都不是完美的:郭靖善良忠誠,但心思單純未免失於頭腦簡單;喬峰是郭靖的升級版,俠肝義膽又有智慧,可他的遭遇讓人歎息;張無忌和陳家洛都稱得上得天獨厚智勇雙全,但偏偏性格懦弱優柔寡斷;令狐衝豪爽磊落義薄雲天,卻總有人要與他為難,師傅是個小人,深愛的師妹又愛上別人,最後即便抱得美人歸也讓人歎息“到底意難平”。

楊過看到程英在紙上留下“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情思,自己也覺得不解:我這麼亂七八糟,又是什麼狗屁君子?

我本來該討厭“一見楊過終身誤”這樣的男主設定,但也覺得楊過是可愛的,他的可愛恰恰就在於他的那些小毛病。想到他的那些小毛病一部分來自父親楊康的遺傳,另一方麵來自從小失去父母的孤苦境遇,再對比起熊孩子郭芙,女人的母性已經被刺激得泛濫,李莫愁都舍不得輕易對他動手,誰還顧得上管他究竟是個英雄還是個壞小子呢。

沒有人需要承擔保持完美的責任,名人也好明星也好,都是因為不完美才能保留各自的精彩。美貌出眾的人,他們的臉一定不會完全符合黃金比例,智慧超群的人,他們也一定各自有著各自的詭異習氣,正是這滿月上若隱若現的斑點,才使得他們真實可感。

如果“函數”的臉型完美也沒有“足疾”,如果F爺始終身材傲人,如果烏雲珠四肢的長度恰到好處,如果小S時刻端莊雍容……甚至如果NC們不再NC,於媽們變成業界良心真的會把清史看了無數遍——當然NC們最好能變得正常,可如果真的那樣,又有誰來對比正常人的可貴?

不完美是人生奮鬥的動力,也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TA為人正直誠懇卻時時犯二,心地善良卻時常對著小報八卦破口大罵,工作時光鮮嚴謹卻在無人處大聲打嗝放屁,明明是個麵癱卻冷不丁地惡意賣萌……你就趕緊趁熱收了吧,你們這麼臭味相投,遲早要在一起。

如果有人對你扔牛糞,你可以拿來養鮮花

很小的時候我沒有現在這麼差,最牛逼的時候也做到過“學習委員”

這個位子,老師說,你要把每天沒交作業的人統計出來,上課隨便講話的,下課看不良漫畫的,都列在名單裏交上來,讓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

很不幸的是,這和我媽咪對我的教育正好相反:我媽咪也是光榮的人民教師,她說,我最恨打小報告的學生。

於是我陷入了一種困境。

打小報告吧,同學討厭我,不打小報告吧,烏紗帽可能就保不住了。

果不其然,我的小學老師和我媽咪並非一路人,所以在我長期不打學校報告之後,果斷地對我羞辱並且撤職,我記得那天下著大雨,我哭得跟個傻逼一樣,哭噎過去了好幾次,感覺“無法呼吸”了。而且一直到小學畢業,他都沒給過我好臉色。從此我留下心理陰影,堅決不做班幹部團幹部Deng的幹部!一切跟幹部沾邊的工作都離我遠一點!

後來讀大學到工作,一直走的都是豪放簡約派路線,說到底就是活的沒那麼精致,不穿蕾絲但能扛得動大箱子……沒時間去星巴克裝個逼,去新光天地畫個妝,去三裏屯喝點酒Y個P,兩點一線的奔波在城市裏,想不簡約不豪放?對我來說其實很困難。

這是我生活的最優選擇。既能活的比較自我,又能活的比較慵懶舒適。

我覺得沒什麼不好。

當然,我前麵的同事就是一筆筒的香奈兒,周一到周五不同的P家、G家、C家、F家、H家包包,走到哪都覺得空氣中有隱形的蝴蝶尾隨她,我們在一起聚會過幾次,終於還是無法成為朋友。

我不喜歡她張口閉口的誇誇其談,帶我去的餐廳都相當的華而不實,然後吃到一半她會打電話讓個男人來埋單……

她可能也不喜歡我推薦的那些爛讀物,覺得看那些還不如去逛星光長知識。最終,我們成了點頭之交,我來大姨媽的時候,情緒比較暴躁的時候,就連頭也不點了。很快的,她已經到處說她不喜歡我了,說我缺品味,缺氣質,缺啥啥啥的……

這次我沒有哭成傻X,因為我知道,人生在世,讓所有人喜歡的東西,基本就是不存在。你敢說全中國人民都喜歡印著毛爺爺頭像的大鈔鈔?一定有人冷豔高貴的跳出來:銅臭!我愛的是有富蘭克林頭像的好麼傻X?

就算你說全世界人民都愛富蘭克林頭像的大鈔鈔,也一定會有人冷豔高貴的跳出來:我隻愛愛情,你們這些俗人!

所以,就算你變形成鈔票,也不是所有人都愛你的。

所有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判斷自己的對錯,自己有自己的原則底線,自己知道自己的最優化路線在哪裏。

比如你做事兒沒有那麼的中規中矩,卻在靈活多變中實現了高效,自然會有人跳出來罵你不守規矩不講紀律,但是,事情做好就行了,領導再討厭你也離不開你,傻逼再討厭你也說不準以後要被你領導。

比如說你對待感情就是那麼來得快去的快,一定有人跳出來罵你沒良心或者人心狗肺,但隻要你把男人害成不舉或者逼成Gay,隻要你沒有做出什麼傷天害理人神共憤的事兒來,大可以原諒自己,總得讓自己過得好吧。

比如我吧,說話就是粗俗膚淺,有人罵我不要碧蓮,我還去百度了一下啥叫碧蓮……但我就是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人接受的很好,我的語言也不是激光,可以“嗖嗖嗖biu biu biu”地射瞎誰的眼,所以我沒必要難受和內疚,愛誰誰吧。

比如很多年前我爸說:你不去考個公務員我可就不喜歡你了!我說,我喜歡自己就成了。我爸差點氣暈了過去……這麼多年來,我和他對我的人生規劃漸行漸遠,也不見得他對我的喜愛少了半分……

有的時候,那些人喜歡你,請珍惜,那些人討厭你,真的沒關係。

你站在台上演羅密歐,就算把朱麗葉的魂都給招過來,也照樣有人朝你扔牛糞的。隻要自己努力的做好,扔鮮花,你養著,扔牛糞,接著拿來養鮮花。

有些謾罵,其實看起來,也就是這麼簡單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