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很快出發了。當走過家鄉時;鄉親們拿著慰問品沿路歡迎,替隊員推車、擦汗,問長問短,要求大家停下來休息片刻。但是,車隊沒有停,隊員們一個也沒有停。年近五旬的老隊員丁立本的老伴從八裏路外趕來看望他,提了一壺酒,還夾著一包吃用的東西,一見麵就對他喊著:“老東西,辛苦了,過過酒癮吧!”沒想到老丁頭兒一擺手,說:“喝酒誤事,忌啦!等勝利了,立功回家再喝吧。”年輕隊員高啟文的新媳婦孫玉蓮來看他,說:“你可別念家啊!”高啟文白了她一眼,說:”看你,盡說些啥!”她媳婦說自己也要參加婦救會,高啟文說:“那咱們比一比,看誰能扛到支前紅旗!”車隊就這樣通過了隊員們日思夜想的家鄉,向著前方的戰場繼續前進了。
14日夜,當車隊走到一條大河邊的時候,橋上正好急匆匆地過著前線下來的傷號。看樣子,擔架隊一時半會兒的走不完。是等,還是另想辦法?正當劉德海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大塊頭的劉元彬挽起褲腿下了河,試完河水很快回到老劉身邊,對老劉說:“隊長,不要等了,我看可以趟水過去。”沒等劉德海回答,丁立本說話了:
“趟水過去,怎麼過?人能過去,車能過去嗎?”
“能過去,把車抬過去。”劉元彬好像早就想好了,果斷地回答。
劉德海看了一眼政委,說:“也隻好這樣了。”
於是,幹部與民工們一起,抬起小車趟水過河。雖說這時已經是五月份,可畢竟還在農曆三月,而且是夜裏,河水冰涼。初下水時還不覺得什麼,等到了水深齊腰的地方,民工們的臉開始凍得直發抖,腳背上的骨頭像被針刺一樣痛得難忍。民工們無怨不悔,咬緊牙,喊起號子,“嗨喲嗨喲”地拚命堅持著趟過了大河。
想一想,河上河下都是人,遠方大炮轟鳴,近處人聲沸騰,載重二三百斤糧食的小車被民工們高高抬起,伴著嘩嘩的流水聲緩緩走過問去。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麵!
幾天行軍下來,隊員們都非常勞累,一到休息的地方就呼呼大睡起來。隊員們休息了,劉德海和負責途中給養的炊事人員還在忙活,淘米、洗菜、埋鍋、造飯。等飯做好了,老劉叫醒大家用飯,自己也用飯瓢盛了一些,走到院子裏蹲下來,可是由於過度勞累,剛喝了沒幾口,竟然端著飯瓢睡著了。熱乎乎的紅薯稀飯灑出來,流了半條腿,他也沒有發現。民工們真是累!可大家支前的熱情卻一直很高。考慮到老丁年齡大,政委怕他支持不住,乘著休息的當兒,走到他的跟前,想做點工作。政委正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老丁瞧出了他的憂慮,先開口說話了:“是不是對我不放心呀?”老丁一上來就搶了個主動。
政委說:“哪裏,不過這幾天真累了吧?”
老丁說:“累,累不死人,可前線將士沒有糧食吃卻能餓死人。何況,前線將士不比咱運糧民工舒服,比咱還累!”
老丁的這番話,政委委實沒有想到。戰爭是殘酷的,殘酷的戰爭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思想覺悟。
晚上,運糧隊又出發了,隊長劉德海和政委站在路邊,看著隊員們推著手推車一輛接一輛地走過。今夜的路更難走,車隊要在幾乎是無路的山間穿過。
這一夜,劉德海他們上坡下崖,過溝爬坎,頰頰簸簸地前進著,李天明的中隊一直行進在隊伍的最前列。走過一段路以後,李天明擔心道路不好顛破了麻袋,便轉過頭提醒後麵的人:“摸摸你的口袋破了沒有。”他後麵的人摸一下麻袋,又轉頭對後麵的人說:“摸摸你的口袋破了沒有?”就這樣,這句話就像戰士們傳口令一樣由前向後響過。劉元彬摸麻袋時,發現破了個小洞,就采取緊急措施,把破洞翻轉朝上,用毛巾塞住洞口。
高啟文一不小心,小車翻下了路旁的溝裏,等隊友們幫他把車扶起來,把糧食裝上去時,發現一條麻袋被石頭劃開了條大口子。這條麻袋顯然用不上了。看著散落在地上的糧食,高啟文毫不猶豫地脫下身上的大衣,用自己的大衣包住糧食。
這一夜的路實在是太難走了,當天將亮時,大家發現隊員們的衣服多多少少都磨破了。劉元彬最邪乎,小襖上的棉花一塊塊拖在外麵,褲腿撕得一邊長一邊短,屁股上露出了肉,鞋子開了口。李天明看了忍不住笑他說:
“大劉啊,你這形象可實在不怎麼樣,小心你娶不上媳婦。”
劉元彬說:“咱娶媳婦,要麼不娶,要娶就得娶個好的,能老想著幫咱做新衣服縫破衣服才行。”一句話說得大夥都樂了。
幾天後,劉德海他們終於按要求把糧食送到了部隊手裏。這時候,隊員們有的肩被磨破了,有的腿腫了,有的腳起了泡,有的胳膊碰壞了。但大家顧不上好好休息一下,紛紛向部隊的同誌詢問打仗的情況。稍後,當他們聽說全殲了蔣介石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打死了師長張靈甫時,一路的勞累似乎在一時間得到了回報,一個個變得心情舒暢,興高采烈,準備著接受新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