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就像一條河,在趙四的吉他琴弦上靜靜的流淌著。
所有人的思緒都被這段迷人的吉他前奏給吸附住了,無暇思考,也無需思考,隻要靜靜的享受就可以了。
張雪友也在慢慢的品味和享受著。
不經意的端起話筒一開口,他立刻把現場氛圍推向了另一個境界——
……
“她來聽我的演唱會/在十七歲的初戀第一次約會/男孩為了她徹夜排隊/半年的積蓄買了門票一對/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三年的感情一封信就要收回/她記得月台汽笛聲聲在催/播我的歌陪著人們流淚/嘿……陪人們流淚……”
……
歌神的聲音太適合與這種孤獨的琴聲相伴了。
琴聲和歌聲編織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動人故事,不光放逐了觀眾的思緒,就連張雪友本人也像跳進了另外一段人生,用最真誠的上帝視角,給所有人講述起了這個平凡但美麗的故事。
在張雪友自己腦海裏,這個故事是如此的真切和深刻,以至於他唱起這首歌的時候,腦海裏浮現出了特別具象的一個女孩——
她正在十七歲的花季,擁有著甜美的純真,因著兩張他(張雪友)演唱會的門票,她和她體會到了青春之愛的美好;
初戀的綻放無比燦爛,最終的凋謝卻也不可逆轉,它來得快,去得也去快,就像列車一樣過站不停。
這份青春的愛因為學業、因為畢業,同時也因為其他所無法預料的一切,最終走到了盡頭,
三年的感情隻以一封信做了最無奈的收尾。
這份愛是如此的純真,卻又如此的不堪一擊,就像離別的列車,一轉身就再也追不上了,隻剩下她自己在月台上,聽著他(張雪友)的《祝福》,陪著同樣麵對分別的人們在默默地流淚。
……
“她來聽我的演唱會/在二十五歲戀愛是風光明媚/男朋友背著她送人玫瑰/她不聽電話夜夜聽歌不睡/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成年人分手後都像無所謂/和朋友一起買醉卡拉k/唱我的歌陪著畫麵流淚嘿/……陪著流眼淚……”
……
歌曲推進到了第二段。
故事的女主人公也從十七歲到二十歲再到了二十五歲,青澀的愛情演習已成過去,經曆了青春的愛戀和分離後,她正值女人二十五歲戀愛的最風光明媚時期。
她心翼翼地嗬護著身邊這份愛情,卻萬萬沒想到的是心中的他居然還是背叛了,背著她送別的女人玫瑰。
在如此殘酷和無能為力挽回的現況下,她選擇了不聽電話,夜夜聽歌,雖然自作堅強的認為成年人分手後都像是無所謂,卻在和朋友一起買醉唱卡拉K時候流淚了。
一場絢爛而美好的愛情又走到了盡頭。
漸漸地,轉眼七年多又過去了,在張雪友的歌聲中,她到了三十三歲的人生轉折階段——
……
“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在三十三歲真愛那麼珍貴/年輕的女孩求她讓一讓位/讓男人決定跟誰遠走高飛/嘿誰在遠走高飛/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她努力不讓自己看來很累/歲月在聽我們唱無怨無悔/在掌聲裏唱到自己流淚/嘿…唱到自己流淚。”
……
三十三歲,已過而立之年的女人,愛情對於她而言是那麼的珍貴,經曆了兩個階段的愛情失敗,她終於又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真愛。
和時光賽跑的她,已經累了,應該找一個安全的依靠了,在孤單和寒冷時候可以讓她安然入眠,就這樣平凡一直相伴到老,不再輕易離別,也不會再再見了。
可她還是錯了,她還是那樣太過純真,不知道她還麵對著更年輕的女人的競爭,終於還是有更年輕的女人找上門來搶她的男人,求她讓一讓位,讓男人決定跟誰遠走高飛。
麵對著此刻的困惑和傷悲,她終於學會了微微一笑,學會了最後的堅強。
她依然聽著張雪友的歌,聽著《一路上有你》,在這樣的歌聲中堅強起來,努力不讓自己看著很累,努力去守護這一份來之不易的感情,在歲月中無怨無悔。
走過了再一次的困惑後,在張雪友最後的歌聲中,她終於迎來了自己愛的綻放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