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花的精神(14)(1 / 1)

在貧困地區,調動工作、安排工作都是很敏感的事情,更何況是跨區調動,跨區安排。王瑛麵臨的是一個兩難選擇,幫弟弟這個忙,會留下一個以權謀私的把柄;不幫這個忙,會留下一個六親不認的埋怨。一邊是親情,一邊是原則,何去何從,王瑛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清明節那天,弟弟又來了,拉姐姐去給老爸上墳。王瑛知道弟弟的良苦用心,跪在爸爸的靈前說:“爸,我和弟弟看你來了,我沒有忘記你的臨終托付,我會照顧好媽媽和弟弟的,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是我最親的親人了。托您的福,我已經走上領導崗位了,我是縣紀委書記,是一個執法執紀的人,我不能帶頭違規搞特殊,原諒女兒的不仁不孝吧!”

見姐姐真的是無情無義,王勇的心徹底涼了,來了一招更狠的——斷絕親情。“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這輩子我都不會再求你,做你的清官去吧!”弟弟態度堅決,話也傷人至深。

從此,王勇和姐姐結下了“冤”,直到王瑛去世的兩年多時間裏,沒和姐姐見過一麵,也沒打過一個電話。更讓人傷心的是,看到是姐姐打來的電話,他們兩口子誰也不肯接。

接到姐姐去世的消息後,王勇攜妻子來給姐姐送行。當他看到靈堂前鮮花似海、挽幛如雲,看到那麼多的領導、同事、朋友和自發前來的群眾為姐姐守靈的感人場麵時,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並從心底原諒了姐姐。他站在姐姐的遺像前,滿含熱淚說:“姐姐,對不起,過去是弟弟不懂事,讓您為難了,您原諒我們吧!姐姐,您放心走吧,我會照顧好老媽的。”

采訪期間,筆者聽到的最多的話是,王瑛是個好人,好大姐,好領導。這評價是那麼樸實,又是那麼崇高。在她短暫的47個人生春秋裏,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個令人感動的細節,正是這一個個細節,一個個瞬間,一個個故事,讓我讀懂了她是一個怎樣的好人,怎樣的一個大姐,怎樣的一個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