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我的鄰居林雙華(2 / 2)

20世紀80年代初,後來成了中國著名劇作家的長賦在樓中寫出莆仙戲經典《秋風辭》,一炮走紅轟動京華,因而,不但加固了文獻名邦的城牆,也使這處文物保護單位成了新一代青年做作家夢的夢中情人--重要依托。由本書書名《譙樓春秋》我再次想起了這些,更想起了長賦私下對我多次說起的一段話。

作為同行,長賦非常敬佩鄰居長輩的著名劇作家陳仁鑒和鄭懷興(陳與鄭是更小概念上的鄰居),但很為他們那些做作家夢的鄰居擔憂。仙遊東鄉平原仙水溪畔方圓十裏的肥沃土地上,先後出了兩個具有全國性(輻射境外)影響的劇作家,可以說是個奇跡!但由他們成功的輝煌構就的七彩彩虹,成了多少後來者虛幻的夢境!如果把夢境當現實,那就會衍生出多少人生的悲劇。

雙華年輕,體格健壯,我在這2006年初春季節一盆冷水潑下來,不是要他從作家夢中脫縮而出,而是要他清醒地意識到文學之路的艱辛與困難。大浪淘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話雖然說得過了些,但那意思是準確的,就看你是不是金子,就看你是不是勇者!我認真拜讀收在《旅途笛韻》輯中的散文小品,《駝背的奶奶》《煤油燈》《遙遠的電視》《陪奶奶看戲》以及《鄉下朋友》等,都頗具文學作品應有的溫暖、細膩和不可或缺的深思,奠定了一位文學追求者長路漫漫的光明起點。

具有良好文學素養的媒體從業者就是一位好記者。雙華在幾個不同的新聞崗位上從業七年,是縣區報道組、市通聯站這些受製於人的單位,就目前新聞界的嚴酷生存環境而言,他和他的同事的話語權、發表權,真可說是“手無寸鐵”,都是看著別人的臉色行事的角色定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在各類報刊上發表了數百萬字的作品,獲得了六十多次各種級別的獎勵和表彰,特別是連續五年被評為《福建日報》“十佳通訊員”。“十佳通訊員”這五個字兩個詞組,我更看重的是後麵的詞組。省委機關報的基層通訊員數以千計,能摘取“十佳”之冠,其含金量不言而喻,其辛苦和執著,尤其讓人感動。

去年年底,雙華升任莆田市互聯網新聞中心副主任,從此有了虛擬和現實的更為寬廣的空間,我衷心地期望他頻頻穿梭於這兩個空間之際,走進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去,體悟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表達人民的心聲,履行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完成好黨交代的任務。說了這麼多,其實是同一樁事。除此之外,就是把個人生活搞好一些,每天心情愉快,明天太陽將更好!

就此與雙華同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