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9:洞房花燭夜(2 / 2)

“愛婿,看你的模樣,昨應該是過得很開心吧?”看到李義,蔡邕笑著道,隻是那古怪的語氣,頓時讓李義無語了。“原來伯喈公卻也是一個老不修?”

“洞房花燭夜,封候拜將時,婿怎麼可能不開心呢?”李義有些尷尬的笑道。

“洞房花燭夜,封候拜將時?哈哈!好!好!”蔡邕等人聞言大笑起來,紛紛誇讚起李義來。這讓李義長舒了一口氣,因為他實在擔心這幾個老不修會問一些更加深入的尷尬話題。

隨後,李義就直接坐了下來,陪著蔡邕、橋羽、張芝三人隨口閑聊起來。“太平道?!”李義皺著眉頭看著橋羽,顯然沒有想到竟然在此時此地從橋羽的口中聽到這麼一個詞彙。

“哦?子康也聽過太平道?”橋羽聞言好奇的問道,同時蔡邕和張芝也轉過了頭來看著李義。

“不錯,昔日遊曆之時,經過冀州時聽了太平道的名聲,隨後更在巨鹿遇到了太平道的大賢良師張角。”李義聞言點了點頭。

“那不知道子康你是如何看待這太平道呢?”橋羽聞言表情嚴肅的問道。

“翼孝公此言,可是那太平道讓你覺得……”李義聞言古怪的問道,在他的認知中,直到唐周告密之前,整個大漢王朝對於太平道是完全置之不理的。可如今聽橋羽的語氣,似乎對於太平道有些敵視?

“不錯!我還在任城國擔任國相之時,就發現太平道除了宣傳黃老之學、治病救人之外,還在不斷的發展太平道的組織。雖然以教派而言,這麼做無可厚非,但我總覺得他們這種發展速度和規模……”橋羽搖頭道。

劉邦建立漢朝後,以黃老之學治國,隨後在漢武帝時,董仲舒上疏對策,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念,而這個觀念也被漢武帝劉徹所采納。從此以後,儒家成為了大漢王朝的正統思想,一直延續到了今。

不過雖然如此,但這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隻是在朝堂之上的思想而已。在地方上,漢朝並沒有禁止道教以及其他學的傳播。不過因為大部分世家子弟為了仕途紛紛轉而學習儒家學,沒有了這部分人的支持,其他學就算各種宣傳,也根本不可能出現太大的規模。

比如光武年間的張道陵,千百年不出的道教牛人,放到這個時代,哪怕是馬融、鄭玄這些大儒也無法和其比擬。但終其一生,也不過於漢朝管理比較寬鬆的揚州豫章郡龍虎山,創建了師道。那個時候,張道陵的弟子不過00多人,在整個下有4個治所,而其中大部分的治所,都集中在益州、揚州、涼州這些地方。

要知道在漢朝時期,最為發達的地區除了司隸之外,就是長江以北的豫、兗、冀等州了。簡單的,就算是張道陵這種牛人,在傳教的時候也隻能躲在偏遠山區進行傳道,以免和儒家子弟產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