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太平道的消息(1 / 2)

對於太平道,蔡邕、張芝等人所知不多,因為他們之前一直都處在司隸,而毫無疑問,除非張角腦袋裏麵有坑,才會傻不拉唧的跑去司隸傳道。所以對於太平道,兩人隻是聽過這麼一個名字而已。

但如今在橋玄的講述下,他們忽然發現了問題似乎並不像想象中的那般,隻是一個頗受人民喜歡的道教組織而已。

“翼孝公所言甚是,昔日和那張角攀談時,雖然覺得其對於黃老之學確實研究頗深,但他在某些方麵的行為,確實讓義頗為擔心。”李義著,就詳細起了自己覺得太平道可疑的地方,尤其道巨鹿縣縣令也是太平道信眾時,蔡邕等人的表情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那張角如此能言善辯,而且頗有蠱惑人心的本事。加上太平道從冀州一路發展到豫州依然擁有大量信徒,哪怕那張角真的一心向道,恐怕也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張芝表情凝重的道。

“但就算如此,隻要那張角沒有做任何違反律法之事,恐怕也沒辦法將他怎樣吧?”蔡邕捏著胡須,思考了半響後歎道。

聞言,其他人也同樣搖頭歎息著,對於其他學的寬容,是從漢武帝時期就流傳下來的。畢竟當年劉徹之所以獨尊儒術,也是為了加強統治,改善國內的各種矛盾。對於學本身,他並沒有太多的喜好。而且有昔日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先例在,劉徹又怎麼可能做那麼過分的事情呢?

可如此一來,隻要張角依然老老實實的傳道,那麼朝廷就拿他沒有任何辦法。總不能因為人家的信徒多就找他麻煩吧?那樣別朝廷的士大夫們不同意,就算是蔡邕這些儒士也不會同意的。

看著眾人不斷議論著,但最終隻是寫了一份簡策由橋玄上疏朝廷時,李義就知道黃巾之亂是不可能阻止的。畢竟他剛才都稍微透露了一點點太平道的危害,也成功引來了蔡邕等人的擔憂,可最終他們的態度卻隻是交給朝廷處理。

雖然這裏麵有學之爭這種任何士子都不敢輕易觸碰的禁忌,但同樣也表明了張角在起義前確實隱藏的很好。

“估計這份上疏進了雒陽也不會起到什麼作用,畢竟傳聞張角和張讓之間有著不清的關係。”李義心中暗想著。不過他也沒有過於提醒眾人,畢竟有些東西是不可能破的,不然李義根本無法自圓其,而且還可能因此而害了自己的前途和家人。

而且退一萬步來,就算李義有能力阻止黃巾之亂,但他會阻止嗎?顯然不可能。或許一開始的時候會,但自從成了度遼將軍有了那5000人屬於自己的部隊後,他原本已經沉寂下去的爭霸之心,又重新浮了上來。

北伐胡蠻?這個念頭李義從來就沒有斷過。但為了漢朝北伐胡蠻?很遺憾,這個念頭從來就沒有在李義的腦中出現過。

中午,在和初為人婦的蔡琰吃了一頓你儂我儂不可言傳的飯食後,李義就騎著被貂蟬等女拉過去當了一整晚靠墊的白前往軍營了。如今已經是光和6年5月了,雖然記不得黃巾之亂到底是光和7年哪一月爆發的,但李義顯然要做好年初就直接爆發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