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年就過去了。
李彥宅邸內的練武場上,除了原本的那些孩子之外,如今又多了一個孩子,那就是已經歲的李義。在他的糾纏下,李彥最終還是答應了他跟著習武的要求。畢竟,就算不答應,這子也一樣會在一旁跟著修煉,既然如此,還不如由自己親自指導來得更加安全。
而此時,李義的神童之名在整個五原郡也算得上是有名氣了。不過也就僅限於此而已,畢竟李義每除了練武就是讀書,幾乎不怎麼離開宅邸。如果用前世的詞彙來形容此時的李義,那絕對是徹頭徹尾的宅男。
不過這也不能怪李義,畢竟他以前可是生活在1世紀,就算是繁華的洛陽,恐怕在他的眼中也頂多能新奇一會罷了。至於這九原縣?雖然它是五原郡的郡治,但這種貧窮的縣城,真心沒有練武和讀書那麼有吸引力。
起來,李義在前世的時候可從來不是什麼好學生,同樣的事情他基本都很難堅持下去。隻是這一次,他卻堅持了下來,而且熱情滿滿。之所以如此,除了那因為穿越以及這輩子的身份而滋生的野心,恐怕這個時代無聊的生活,也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一個1世紀的現代青年,能夠想象沒有網絡、影視遊戲、漫畫等等一切的娛樂消遣後,一的時光應該怎麼過嗎?李義看到了,感受到了,所以練功和讀書成為了他打發時間的唯二選擇。
5月,正值春季,不過李義依然還是呆在練武場內揮汗如雨著。如果不是因為擔心長時間的訓練會導致身體出現暗傷的話,李義巴不得一到晚都練武。好吧,前世作為一個學渣,那些之乎者也雖然他都看得懂,但看得懂和看得進去卻是兩回事。
最少在讀書寫字沒有了障礙後,李義就基本拋棄了書本。嗯,也不能是拋棄,而是加長了練武的時間而已。而以前不練武就讀書的好習慣,也基本被拋棄了,因為在李義看來,有這時間不如和呂布等人好好拉攏一下關係。
雖然呂布的老爹對自己的老爹很忠心,但李義可不敢相信單純憑借這個關係,呂布就能夠在未來忠於自己。畢竟在曆史上,呂布的評價……
“俗話得好,任何事情都得從娃娃抓起!”呂義一邊想著,一邊教呂布、高順兩人識字。當然,跟著李彥學武的孩子有數十個,李義也不可能真的隻教呂布和高順兩人。
不過……偏心這種賦誰都會有,就算沒有,以前上學時候李義也非常充分的感受過。當然,呂布和高順也確實沒有辜負李義的這份偏心,最少他們的表現,讓所有孩子都感覺不到李義的偏心。
一個兩歲的娃娃教導一群10歲不到的娃娃識字?這種畫麵真的正常嗎?嗯……最少李彥覺得這件事情很正常。畢竟那可是他李彥的兒子!如今李彥在遇到其他人的時候,最經常提起的不再是他原本最為自傲的武藝,而是他的兒子李義。
感受著這些鬼的崇拜目光,尤其是呂布和高順兩人的崇拜,不得不,李義那的虛榮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有些時候李義都在想,如果把呂布換做是諸葛亮的話,他會不會也用這麼崇拜的目光看著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