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楊慎】
公元165年,延熹8年,此時正值東漢時期。自從光武帝劉秀恢複劉氏政權,一晃就是100多年過去了。昔日劉秀一手打造的鐵桶江山,隨著後繼者們的昏庸無能,外戚、宦官輪流把控朝政,似乎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並州五原郡九原縣,在這座邊郡縣城之中,有一個很大的宅邸,而在這所宅邸內,有一個很大的練武場,周邊擺放著大量的兵器。練武場的中間,一個男人正在教導十數名大不一的孩子習武。
這個男人的名字叫做李彥,乃是九原縣最大的地主,麾下擁有徒附百多戶,白了就是依附於地主的窮苦百姓,依靠為地主幹活換取生存的條件。
不過在五原郡,所有的大地主其實也可以稱之為豪強。因為五原郡就在漢朝的邊境,北邊就是遊牧民族的地界。如果沒有武力,在這裏是非常難以生存的。
而李彥,就是並州武力最高的那個人,人稱並州李彥,刀、槍、箭三絕。再加上他對於麾下的徒附很好,還教導他們武藝,讓試圖依附於李彥的人非常多。
在練武場的旁邊,一個僅有一歲大的孩子也同樣在練武,他手持一杆1尺來長的木槍,學著那些孩子們的模樣不斷練習著。
他的動作很滑稽,或許是因為隻是在模仿?但他練得卻很用功,曉得一個一歲大的孩子怎麼會這麼做。
好吧,神童,任何時代都很普遍,就好像那些歲就能進行體操表演或者其他方麵的才一樣。有些人,打從出生時就已經站在起跑線很遠的中途了。不過李義並不是這樣的神童,雖然周圍人都是這麼認為的。
而在他的身邊,一群媳婦大媽正圍在他的身邊,她們抬著雙手提心吊膽的站在李義不遠處,卻又不知道如何勸這位祖宗不要做這麼危險的事情。
“唉,還得年才能正常練習,再算算時間的話,恐怕隻有十多年的時間可以準備了,可我才1歲……”李義沒有理會圍在自己旁邊的媳婦大媽,因為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奈。有什麼事情比穿越到了古代,有機會學習高深武藝,卻因為年紀的關係學不了更加鬱悶的事情嗎?
不過,這份無奈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轉化為了更多的動力。而之所以如此,並不是李義對於自身有多麼大的信心,而是因為那群正在練習的孩子們,或者是其中的兩個孩子。
阿布,阿順,這是李彥對他們的稱呼。在這個時代,像這些不過隻是地主徒附的孩子們,一般都是阿什麼之類的稱呼。他們兩人是這群孩子中表現最為優異的,學習的最快,實力也是同齡人中最強的。
但這些並不是李義關注他們的原因,畢竟他們再強,也不過隻是、4歲的鬼頭而已。之所以李義對他們兩人特別注意,隻是因為他們的老爹一個姓呂,一個姓高。不是高布和呂順哦,而是呂布和高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