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燈會熱鬧時,戰事一朝起(1 / 2)

錢大河身為鹿城城守,他都決定不破了鹿城的規矩,那些個官員自然也不敢有什麼異議,除了些許需要當差的,其餘的人當晚的時候都帶著賀禮到了第一酒樓之中。

依舊和往年一年,宴席擺滿了整個大廳,以錢大河為主座,兩邊一路下去坐滿了官員,身後也都是站著隨侍的小生。

大廳中間,則是從鹿城最大的花樓裏請來的歌舞絕豔的花娘。

一時之間笙簫管樂的,倒是也能讓人忘卻幾分公事上的煩惱。

他們這些個官員沒破規矩,城中的百姓更也是放下著心來。原本這幾日看著鹿城越來越森嚴的防備和緊張的盤纏,讓百姓心裏都有些慌著,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大事。

如今好不容易到了燈會,總算是能讓他們放鬆幾分,由上頭帶著,鹿城的大街小巷都是掛起了各式各樣的燈籠,那些個耍雜役的擺攤販的也總算到了自己一年一度最能掙到些銀兩的時候,全都鬧得好一番熱熱鬧鬧。

猜燈謎的、放燈籠的、劃劃船的、耍雜技的,擠滿了鹿城的街道,到處都能聽著鼎沸的人聲歡樂聲。原本一直緊張著的百姓,在今日也輕鬆了下來,難得的都上了街上,喧鬧著街上的氣氛。

這一時之間看上去,鹿城倒也是一片的祥和之景,似乎到了盛世一般,絲毫都讓人想不到,很快鹿城之中,就會發生有史以來最慘重的一次騷動。

鹿城第一酒樓的宴席上,照著往年的慣例,祭祀放孔明燈都一一做了,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些官員都放下了幾分心來,跟著錢大河坐到了宴席之中,一邊看著前頭的歌舞,一邊交頭接耳聊著天。

其實外頭的戰事,那些個大小官員多少都是有些聽說的,五葉城成飛一處早已起義弄得是轟轟動動,分散了皇帝不少的心去。

後來又有人傳言,遂城、也有成姓一脈的人要起義了。

這事原本是沒人相信的,可是竟然越鬧越大,說是連大街小巷的孩童都開始口口相傳什麼“明國王,後北興”之類的童謠了。

再之後,又說是什麼正一品將軍李昂身邊也有了姓成的人,說是遂城城守王洪盛的死也跟李昂有關,這就讓他們都有些坐不住了。

誰都知道,李昂是舊北朝的舊將,要不是因為傲林軍和李昂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恐怕皇帝早就留不得李昂了。如今看來,李昂造反,恐怕也就是早晚之事。

但偏偏,這造反的地兒,卻選在了南方。

他們一直覺得,鹿城這兒雖不算天高皇帝遠,可離著皇城有一段距離,也不是邊境這般日日都是戰事告急之處,算的上是閑暇輕鬆之地了。

就算那五葉城成飛起義,五葉城平陽城那幾處打得是浩浩蕩蕩轟轟烈烈死傷無數的,可是到了鹿城這兒,卻還是沒有多少影響。

可哪裏想到,如今遂城會有人起義來,這鹿城是明國南北上下鏈接的重要之城,一旦南方起義,隻要擴充了自己的軍馬,首要想拿下的城,一定就會是鹿城。

畢竟想要進攻皇城,鹿城可算得上是一個必經之地了,早晚都是要卷入戰爭之中的。

一時間,鹿城的官員也因為傳言中的南方起義之事,變得有些人心惶惶了。

人人還在猜測著今年的燈會能不能如期舉行,可沒想到錢大河倒是沒打算破這個規矩,既然連錢大河都覺得沒什麼影響,那些個官員自然也跟著放下些心來。

畢竟再怎麼樣,傳聞到底隻是傳聞,鹿城這麼大的一座城,也不是他們這些叛賊說想要攻下就能攻得了的。

那些官員心中此番想著,也索性放開了懷的到了宴席之上把酒言歡。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越是最放鬆最平靜的時候,便越是有可能是暴風雨來之前的前奏。

在這樣熱鬧歡樂的鹿城之中,也不知道是從哪個地方開始,城中不少地方冒出了火苗的亮光來。最開始的時候其實隻是小亮光,可是在萬家燈火,到處都是掛著亮騰騰燈籠的燈會上,安歇火苗的火光根本就不明顯,也沒有人去注意到它。

等到終於有人發現他們的不對勁時,那些個四麵八方的火勢已經猛烈的開始燒了起來。起火的地方大多都是倉庫糧草,或是百姓家中幹燥的柴房,總之都是一些極其容易燃起來的地方。

沒多久的功夫,不少起火的地方已經成了熊熊大火,連人都難以接近,更別提什麼盡快撲滅了。

一個兩個地方也就罷了,偌大的鹿城,竟然連著好幾處全是便成了這樣,若是站在高台往下看過去,幾乎好幾個地方都已經成了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