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記憶(3 / 3)

覺醒更讓你於生活中站在因,而不是果的一點,也不會使你成為環境下的受害者。「宇宙中本無意外之事」這句格言有助於人們對於「宇宙是有計劃的」這一事實之醒悟與覺知。

喪失工作或伴侶,雖然純就人格而言誠屬不幸,然而在已整合的人格與精神體來說,往往視其為釋放你未開發資源的大好良機。

5.覺醒增強記憶,而記憶加深你與道結合的渴望。覺醒引導你去發現你的人生目的、你的精神體之角色(role),以及你天生的職責。所有這些都能夠讓你記起現在的你是誰,前世的你是誰,以及未來當你明白了自己在道中的地位之後的你又是誰。在每一生中,對覺醒的人類而言,這些都提供了相當的實質與意義。

6.覺醒的整體目標是恢複你維持所有中心平衡的能力,包括本能、情感、智性與行動中心。一個人要變得更為覺醒,必須先平衡較低中心,藉由此一平衡透過本能中心而深達較高中心——較高情感、較高智性與較高行動中心。

當你集中注意時,你更能同時地感覺、思考與行動。而由此一力量平衡點,你化解了恐懼,並經曆了明覺、相關事物與美。想一想滑雪的樂趣,動作快速而優美,那是一種需要絕對專注的活動。

7.覺醒是人類渴望的目標,因為沈睡與不夠覺醒常常造成種種不便而導至困窘。

假如你不夠專心,你容易撞上牆壁、撞壞車子,甚至把鞋子擺入冰箱。就心理上與精神上來說,當你無意識行動時,你可能感覺受到牽製,失去方向,並且製造了負麵的業。

總之,身處於物質層麵需要有人格,而有了人格隨即忘了整體,這是一種精神健忘症。為了使事情更有趣,這個健忘症還包括了忘記你在沈睡,且無視於有任何事須記起的事實。

因此,你可以四處遊走,自認為是清醒的,而實際上你仍在睡夢中。也因此,你可能一直認為沮喪或生氣是正常的。

在這裏我們遇到的挑戰是須持有矛盾的信念,即「為了趨向覺醒,保持沈睡是必須的」。因此,在某幾世中,追求各種新的曆練遠比保持覺醒來得重要,而沈睡也就變成拓展過程中必要的經曆,然而保持覺醒之整體目標才是首要的。

◆中心的平衡

有意的覺醒係針對「人人皆有未開發潛能」之認知而培育的。要達到覺知的較高層麵(較高中心),或是你們現代西方心理學家亞伯拉罕?莫斯洛(AbrahamMoslow)所謂的高峰經驗,有三個必備條件,即是:強烈地渴求真理,願意在情感上對生活開放,以及維持能量平衡的高超能力。

要如何做到這些呢?首先,務必了解的是:較高的中心並不需要開發,它們諸如較高情感中心、較高智性中心與較高行動中心皆是早已開發的了。

較高的中心有如腳踏車,原封不動被存放於貯藏室,等著小孩開發出足夠的技巧與平衡能力來使用它。

主要的工作是要透過三個較低中心(智性、情感與行動)的平衡來達到這些較高中心。

智性、情感與行動三個中心形成一個鐵三角,相當於宇宙的架構:真(truth)、愛(love)與能(energy),也依序地相當於性格表征圖表上的三個軸係:表達(expression_r_r_r_r_r)、啟發(inspiration)和行動(action)。

而一旦平衡了較低中心,一個人就能夠平衡且整合性格表征圖上的每一項。

下麵列出了促進這三個較低中心之平衡的方法,然後我們會討論到本能中心的角色及其運作方法。

——智性中心(IntellectualCenter)

●能夠相當知性地對自己和別人說實話。

●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

●知覺並了解個人的問題與恐懼。

●行動皆出於精神體層麵或個人處世態度(attitude)的正極特性。

●保持中立的認知觀點。

●觀察宇宙運作的方武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地位。

●開發適當的研習能力。

——情感中心(EmotioalCenter)

●覺察自己和他人在大畫麵中的地位。

●練習培養知覺力並學習信任它。

●對自己和他人表現慈悲。

●尋求支助,亦支助他人。

●清除情感阻塞以達平衡。

●練習無條件接納自我。

●看待自己和他人都完美地做著本然的自己。

——行動中心(MovingCenter)

●正當的行為(正業,佛教名詞,意即一切行為皆是正直的)。

●履行約定,包括對自己人生目標的協議。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力求覺知地圓滿你的八位組學習和業。

●規劃出需要做的事情,但不製造壓力。

●把意願投注在完成事情的能力上麵。

●排除機械性的行為,並且消除習性。

●泯除主要特征並看清虛假人格。

●練習靜心和專注。

●精熟身體的使用,包括飲食、運動和**。

●找出個人性格表征組合在各個軸係上的平衡點。

.最後要聲明的是:不管中心之平衡與否,意識仍能存在。舉例來說,即使心靈層麵你仍然沈睡,但你可能神智是清醒的,訣竅在於你經曆的當下必須同時有意識和覺知。這和心理學所謂的自我意識不一樣,自我意識是人類天生帶來的主要特征傲慢的現象。

當你跳舞時,如果一心想著你的腳步,則很可能會絆倒。假如你老是擔心自己也許看起來很笨拙,那你就無法享受跳舞的樂趣,也無法把舞跳得好。此時,你也許是有意識的,不過你並沒有覺知到跳舞的整個過程,是所有中心的當下覺知製造出舞蹈的和諧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