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映在漣漪江上的人心 (3)(2 / 3)

”聽說中央領導要聽取座談,科學家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便形成了幾條共識:“一是設立科技創新基金;二是放開科技人才的手腳,讓她們大膽地去設想,去創新,去研究,成果實行署名製。”上午十點鍾,座談會在臨海靠山的懿德堂舉行,科學家們早早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候。十點整,中央領導同誌從門口進來,頓時,會場裏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中央領導同誌作了簡短的講話後,就開始聽科學家發言,等核專家們先後發了言,米德璘副院長對重視科研人才提出了三點建議。聽說是建議,中央領導同誌把臉側向米德璘,認真地傾聽著直到他講完。隨後,他點名叫了張克城,說:“小張啊,你領導了十年的航研院,談談你的看法吧。

”張克城激動地站起身來,向小平同誌和中央領導敬了一個軍禮,聲音洪亮地說:“對搞科研,我是外行,但我向科學家們學習了近十年,有些長進,我提三點建議:一、建議適當的時候召開全國科技大會,動員全國人民都重視科學研究,推廣科技成果,普及科技知識;二、製訂全國科技發展規劃;三、成立重點課題科研攻關小組,製訂專項科技規劃進行攻關,跑步趕上世界科研水平。”最後,中央領導同誌講話鼓勵科技工作者,並與八十多名專家合影留念。張克城剛從會議廳出來,蘇聯航空動力專家米切揚諾夫斯基從海邊花園走來,他是極少數來華進行技術交流的專題研究專家,見中國已能造出渦輪發動機和火箭動力係統,技術已不再保密,壁壘已經突破,他就被蘇聯政府派來交流。米切揚諾夫斯基與張克城和米德璘握手後寒暄了幾句,當即約定下午四點鍾就空氣動力與渦輪燃燒的技術性問題舉行專家級交流。商定與合影後,張克城又急匆匆地趕到宴會廳出席午宴。下午四點鍾前。張克城、米德璘、劉粟禾和高睿琦等相關專家準時趕到留芳園會議廳,與米切揚諾夫斯基進行了艱難的技術交流與合作談判。

盡管蘇聯專家在技術方麵保持著保守與謹慎的態度,但他們還是捕捉到不少航空動力研究的國際前沿科技與信息。晚上,中聯部舉行宴會歡迎蘇聯專家,克城叫德璘、粟禾、睿琦都帶上夫人相陪。晚宴正進行到高潮時,服務女生匆匆趕來叫張克城聽電話,說是夫人方悅然打來的,有要緊的事必須接聽。張克城給德璘與米切揚諾夫斯基說了兩句見諒的話,就急匆匆趕到房間。那邊電話已經斷線,克城立即將電話掛到家裏,許久,才聽見保姆那老氣橫秋而帶哭腔的聲音。她啼哭著說:“你必趕快回來,你女兒愛蜀、喜蜀、紅蜀和她媽,還在河邊打撈進蜀。急死人啦,你快回來啊……”張克城聽了一半,早已震驚得目瞪口呆,刹那間握著的聽筒直在手裏顫抖,整個人仿佛六月裏掉進了冰窟窿,渾身突然間就哆嗦了起來。很快,幾顆豆大的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湧出了眼窩。還沒等保姆把話囉唆完,張克城握著的電話聽筒早已掉在了厚厚的地毯上,聽筒裏傳來“嘟嘟”的忙音。他眼神空洞,心裏陡地悲涼,宇宙仿佛頃刻塌陷,世界也在旋轉,他渾身一軟,便癱坐在了話機旁的沙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