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宋公明破陣成功宿太尉頒恩降詔(2)(2 / 2)

大宋皇帝製曰:

三皇立位,五帝禪宗。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雖中華而有主,焉夷狄豈無君?茲爾遼國,不遵天命,數犯疆封,理合一鼓而滅。朕今覽其情詞,憐其哀切,憫汝籺孤,不忍加誅,仍存其國。詔書至日,即將軍前所擒之將,盡數釋放還國;原奪一應城池,仍舊給還遼國管領。所供歲幣,慎勿怠忽。於戲!敬事大國,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職也。爾其欽哉!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宣和四年冬月日當時遼國侍郎開讀詔旨已罷,郎主與百官再拜謝恩。行君臣禮畢,抬過詔書龍案,郎主便與宿太尉相見。敘禮已畢,請入後殿,大設華筵,水陸俱備。番官進酒,戎將傳杯,歌舞滿筵,胡笳聒耳。燕姬美女,各奏戎樂;羯鼓塤篪,胡旋慢舞。筵宴已終,送宿太尉並眾將於館驛內安歇。是日,跟去人員都有賞勞。

次日,國主命丞相褚堅出城至寨,邀請趙樞密、宋先鋒同入幽州赴宴。宋江便與軍師吳用計議不行,隻請得趙樞密入城,相陪宿太尉飲宴。是日,遼國郎主大張筵席,管待朝使。葡萄酒熟傾銀甕,黃羊肉美滿金盤。異果堆筵,奇花散彩。筵席將終,隻見國主金盤捧出玩好之物,上獻宿太尉、趙樞密。直飲至更深方散。第三日,大遼主會集文武群臣,番戎鼓樂,送太尉、樞密出城還寨。再命丞相褚堅將牛羊、馬匹、金銀、彩段等項禮物,直至宋先鋒軍前寨內,大設廣會廣會:盛大的宴會,犒勞三軍,重賞眾將。

宋江傳令,教取天壽公主一幹人口放回本國,仍將奪過檀州、薊州、霸州、幽州,依舊給還大遼管領。一麵先送宿太尉還京,次後收拾諸將軍兵車仗人馬,分撥人員,先發中軍軍馬護送趙樞密起行。宋先鋒寨內,自己設宴。一麵賞勞水軍頭目已了,著令乘駕船隻,從水路先回東京,駐紮聽調。

宋江再使人入幽州,請出左右二丞相,前赴軍中說話。當下遼國郎主教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師褚堅,來至宋先鋒行營,至於中軍相見。宋江邀請上帳,分賓而坐。宋江開話道:“俺武將兵臨城下,將至濠邊,奇功在邇。本不容汝投降,打破城池,盡皆剿滅,正當其理。主帥聽從,容汝申達朝廷。皇上憐憫,存惻隱之心,不肯盡情追殺。如此,容汝投降,納表請罪。今獲大全,吾等朝京。汝等勿以宋江等輩不能勝爾,休生反複,年年進貢,不可有缺。吾今班師還國,汝宜謹慎自守,休得故犯。天兵再至,決無輕恕!”二丞相叩首伏罪拜謝。宋江再用好言戒諭,二丞相懇謝而去。

宋江卻撥一隊軍兵與女將一丈青等先行,隨即喚令隨軍石匠,采石為碑,令蕭讓作文,以記其事。金大堅鐫石已畢,豎立在永清縣東一十五裏茅山之下。至今古跡尚存。

有詩為證:

偽遼歸順已知天,納幣稱臣自歲年。

勒石鐫銘表功績,頡頑銅柱及燕然。

宋江卻將軍馬分作五起進發,克日起行。隻見魯智深忽到帳前,合掌作禮,對宋江道:“小弟自從打死了鎮關西,逃走到代州雁門縣,趙員外送灑家上五台山投禮智真長老,落發為僧。不想醉後,兩番鬧了禪門,有亂清規。師父送俺來東京大相國寺投托智清禪師,討個執事僧做,相國寺裏著灑家看守菜園。為救林衝,被高太尉要害,因此落草。

得遇哥哥,隨從多時,已經數載。思念本師,一向不曾參禮。灑家常想,師父說俺雖是殺人放火的性,久後卻得正果真身。今日太平無事,兄弟權時告假數日,欲往五台山參禮本師,就將平昔所得金帛之資都做布施,再求問師父前程如何。哥哥軍馬隻顧前行,小弟隨後便趕來也。”

宋江聽罷愕然,默上心來,便道:“你既有這個活佛羅漢在彼,何不早說,與俺等同去參禮,求問前程?”當時與眾人商議,盡皆要去,惟有公孫勝道教不行。宋江再與軍師計議,留下金大堅、皇甫端、蕭讓、樂和四個,委同副先鋒盧俊義掌管軍馬,陸續先行。“俺們隻帶一千來人,隨從眾弟兄,跟著魯智深同去參禮智真長老。”魯智深見宋江說要去參禪,便道:“願從哥哥同往。”宋江等眾,當時離了軍前,收拾名香彩帛、表裏金銀,上五台山來。正是:暫棄金戈甲馬,來遊方外叢林。雨花台畔,來訪道德高僧;善法堂前,要見燃燈古佛。直教:一語打開名利路,片言踢透死生關。

畢竟宋江與魯智深怎地參禪,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