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宋公明夢授玄女法(2)(2 / 3)

未知樞相鈞命若何?”趙樞密大喜,致酒宴賞,就軍中犒勞押車人夫,就教王文斌轉運衣襖解付宋江軍前給散。趙安撫先使人報知宋先鋒去了。有詩為證:

文斌天使解衣裝,共仰才名世少雙。

自逞英雄衝大陣,遼兵不日便歸降。

且說宋江在中軍帳中納悶,聞知趙樞密使人來,轉報東京差教頭鄭州團練使王文斌押送衣襖五十萬領,就來軍前催並用功。宋江差人接至寨中下馬,請入帳內,把酒接風。數杯酒後,詢問緣由。宋江道:“宋某自蒙朝廷差遣到邊,上托天子洪福齊天,得了四個大郡。今到幽州,不想被大遼兀顏統軍設此混天象陣,兵屯二十萬,整整齊齊,按周天星象,請啟大遼國主禦駕親征。宋江連敗數陣,堅守不出,無計可施,屯駐不敢輕動。今幸得將軍降臨,願賜指教。”王文斌道:“量這個混天陣何足為奇!王某不才,同到軍前一觀,別有主見。”宋江大喜,先令裴宣且將衣襖給散軍將,眾人穿罷,望南謝恩,口稱萬歲。當日中軍置酒,殷勤管待,就行賞勞三軍。

來日,結束五軍都起。王文斌取過帶來的頭盔衣甲,全副披掛上馬,都到陣前。對陣遼兵望見宋兵出戰,報入中軍,金鼓齊鳴,喊聲大舉,六隊戰馬哨出陣來。宋江分兵殺退。王文斌上將台親自看一回,下雲梯來說道:“這個陣勢也隻如常,不見有甚驚人之處。”不想王文斌自己不識,且圖詐人要譽,便叫前軍擂鼓搦戰。對陣番軍也撾鼓鳴金。宋江立馬大喝道:“不要狐朋狗黨,敢出來挑戰麼?”說猶未了,黑旗隊裏第四座門內飛出一將。那番官披頭散發,黃羅抹額,襯著金箍烏油鎧甲,禿袖皂袍,騎匹烏騅馬,挺三尖刀,直臨陣前。背後牙將不記其數。引軍皂旗上書銀字:“大將曲利出清”。躍馬陣前搦戰。王文斌尋思道:“我不就這裏顯揚本事,再於何處施逞?”便挺槍躍馬出陣,與番官更不打話,驟馬相交,王文斌挺槍便搠,番將舞刀來迎。鬥不到二十餘合,番將回身便走,王文斌見了,便驟馬飛槍直趕將去。原來番將不輸,特地要賣個破綻漏他來趕。番將掄起刀,覷著王文斌較近,翻身背砍一刀,把王文斌連肩和胸脯砍做兩段,死於馬下。宋江見了,急叫收軍。那遼兵撞掩過來,又折了一陣,慌慌忙忙收拾還寨。眾多軍將看見立馬斬了王文斌,麵麵廝覷,俱各駭然。

宋江回到寨中,動紙文書申複趙樞密說:“王文斌自願出戰身死,發付帶來人伴回京。”趙樞密聽知此事,輾轉憂悶,甚是煩惱。隻得寫了申呈奏本,關會省院,打發來的人伴回京去了。有詩為證:

趙括徒能讀父書,文斌詭計又何愚。

輕生容易論兵策,無怪須臾喪厥軀。

且說宋江自在寨中納悶,百般尋思無計可施,“怎生破得遼兵?”寢食俱廢,夢寐不安,坐臥憂煎。是夜嚴冬,天氣甚冷。宋江閉上帳房,秉燭沉吟悶坐。時已二鼓,神思困倦,和衣隱幾而臥。覺道寨中狂風忽起,冷氣侵人。宋江起身,見一青衣女童向前打個稽首。宋江便問:“童子自何而來?”童子答曰:“小童奉娘娘法旨,有請將軍,便煩移步。”宋江道:“娘娘見在何處?”童子指道:“離此間不遠。”宋江遂隨童子出得帳房,但見上下天光一色,金碧交加,香風細細。瑞靄飄飄,有如二三月間天氣。

行不過三二裏多路,見座大林,青鬆茂盛,翠柏森然,紫桂亭亭,石欄隱隱,兩邊都是茂林修竹、垂柳夭桃、曲折闌幹。轉過石橋,朱紅欞星門一座。仰觀四麵,蕭牆粉壁,畫棟雕梁,金釘朱戶,碧瓦重簷,四邊簾卷蝦須,正麵窗橫龜背。女童引宋江從左廊下而進,到東向一個閣子前,推開朱戶,教宋江裏麵少坐。舉目望時,四麵雲窗寂靜,霞彩滿階,天花繽紛,異香繚繞。童子進去,複又出來,傳旨道:“娘娘有請,星主便行。”宋江坐未暖席,即時起身。又見外麵兩個仙女入來,頭戴芙蓉碧玉冠,身穿金縷絳綃衣,麵如滿月,體貌輕盈,手似春筍,與宋江施禮。宋江不敢仰視。那兩個仙女道:“將軍何故作謙?娘娘更衣便出,請將軍議論國家大事,便請同行。”宋江唯然而行。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