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盧俊義大戰玉田縣(2)(2 / 3)

且說禦弟大王自折了兩個孩兒,以自懊恨,便同大將寶密聖、天山勇、洞仙侍郎等商議道:“前次涿州、霸州兩路救兵各自分散前去,如今宋江合兵在玉田縣,早晚進兵來打薊州,似此怎生奈何?”大將寶密聖道:“宋江兵若不來,萬事皆休;若是那夥蠻子來時,小將自出去與他相敵,若不活拿他幾個,這廝們那裏肯退?”洞仙侍郎道:那蠻子隊有那個穿綠袍的,慣使石子,好生利害,可以提防他。”天山勇道:“這個蠻子已被俺一弩箭射中脖子,多是死了也。”洞仙侍郎道:“除了這個蠻子,別的都不打緊。”

正商議間,小校來報:“宋江軍馬殺奔薊州來。”禦弟大王連忙整點三軍人馬,教寶密聖、天山勇:“火速出城迎敵。離城三十裏外,與宋江對敵。”

各自擺開陣勢,番將寶密聖橫槊出馬。宋江在陣前見了,便問道:“斬將奪旗,乃見頭功。”說猶未了,隻見豹子頭林衝便出陣前來,與番將寶密聖大戰。兩個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林衝要見頭功,持丈八蛇矛鬥到間深裏,暴雷也似大叫一聲,撥過長槍,用蛇矛去寶密聖脖項上刺中一矛,搠下馬去。宋江大喜,兩軍發喊。番將天山勇見刺了寶密聖,橫槍便出。宋江陣裏徐寧挺鉤鐮槍直迎將來。二馬相交,鬥不到二十來合,被徐寧手起一槍,把天山勇搠於馬上。宋江見連贏了二將,心中大喜,催軍混戰。遼兵見折了兩員大將,心中懼怯,往薊州奔走。宋江軍馬趕了十數裏,收兵回來。

當日,宋江紮下營寨,賞勞三軍。次日傳令,拔寨都起,直抵薊州。第三日,禦弟大王見折了二員大將,十分驚慌,又見報道:“宋軍到了。”忙與洞仙侍郎道:“你可引這支軍馬出城迎敵,替俺分憂也好。”

洞仙侍郎不敢不依,隻得引了咬兒惟康、楚明玉、曹明濟,領起一千軍馬,就城下擺開。宋江軍馬漸近城邊,雁翅般排將來。門旗開處,索超橫擔大斧,出馬陣前。番兵隊裏,咬兒惟康便搶出陣來。兩個並不打話,二將相交,鬥到二十餘合。番將終是膽怯,無心戀戰,隻得要走。

索超縱馬趕上,雙手掄起大斧,看著番將腦門上劈將下來,把這咬兒惟康腦袋劈做兩半個。

洞仙侍郎見了,慌忙叫楚明玉、曹明濟:“快去策應!”這兩個已自八分膽怯,因吃逼不過,兩個隻得挺起手中槍,向前出陣。宋江軍中九紋龍史進見番軍中二將雙出,便舞刀拍馬直取二將。史進逞起英雄,手起刀落,先將楚明玉砍於馬下;這曹明濟急待要走,史進趕上,一刀也砍於馬下。史進縱馬殺入遼軍陣。宋江見了,鞭梢一指,驅兵大進,直殺到吊橋邊。耶律得重見了,越添愁悶,便叫緊閉城門,各將上城緊守,一麵申奏大遼郎主,一麵差人往霸州、幽州求救。有詩為證:

二將昂然犯敵鋒,宋江兵擁一窩蜂。

可憐身死無人救,白骨誰為馬鬣封?

且說宋江與吳用計議道:“似此城中緊守,如何擺布?”吳用道:“既城中已有石秀、時遷在裏麵,如何耽擱得長遠?叫四麵豎起雲梯炮架,即便攻城。再叫淩振將火炮四下裏施放,打將入去。攻擊得緊,其城必破。”宋江聽罷,便道:“軍師之言,正合吾意。”即便傳令,四麵連夜攻城。

再說禦弟大王見宋兵四下裏攻擊得緊,盡驅薊州在城百姓上城守護。當下,石秀在城中寶嚴寺內守了多日,不見動靜,隻見時遷來報道:“城外哥哥軍馬打得城子緊,我們不就這裏放火,更待何時?”石秀見說了,便和時遷商議:“先從寶塔上放起一把火來,然後去佛殿上燒著。”時遷道:“你快去州衙內放火——在南門要緊的去處,火著起來,外麵見了,定然加力攻城,不愁他不破!”兩個商量了,都自有引火的藥頭、火刀火石、火筒煙煤,藏在身邊。當日晚來,宋江軍馬打城甚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