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張順鑿漏海鰍船宋江三敗高太尉(1)(2 / 3)

次日,軍兵拴束了行程,都在禦營司前伺候。丘嶽、周昂二將,分做四隊:龍猛、虎翼二營一千軍,有二千餘騎軍馬,丘嶽總領;捧日、忠義二營一千軍,也有二千餘騎軍馬,周昂總領。又有一千步軍,分與二將隨從。丘嶽、周昂到辰牌時分擺列出城,楊太尉親自在城門上看軍。且休說小校威雄,親隨勇猛,去那兩麵繡旗下、一叢戰馬之中,簇擁著護駕將軍丘嶽。怎生打扮?但見:戴一頂纓撒火、錦兜鍪、雙鳳翅照天盔;披一副綠絨穿、紅錦套、嵌連環鎖子甲;穿一領翠沿邊、珠絡縫、荔枝紅、圈金繡戲獅袍;係一條襯金葉、玉玲瓏、雙獺尾、紅鞓釘盤螭帶;著一雙簇金線、海驢皮、胡桃紋、抹綠色雲根靴;彎一張紫檀靶、泥金梢、龍角麵、虎筋弦寶雕弓;懸一壺紫竹杆、朱紅扣、鳳尾翎、狼牙金點鋼箭;掛一口七星裝、沙魚鞘、賽龍泉、欺巨闕霜鋒劍;橫一把撒朱纓、水磨杆、龍吞頭、偃月樣三停刀;騎一匹快登山、能跳澗、背金鞍、搖玉勒胭脂馬。

那丘嶽坐在馬上,昂昂奇偉,領著左隊人馬。東京百姓看了,無不喝采。隨後便是右隊捧日、忠義兩營軍馬,端的整齊。去那兩麵繡旗下、一叢戰馬之中,簇擁著車騎將軍周昂。怎生打扮?但見:戴一頂吞龍頭、撒青纓、珠閃爍爛銀盔;披一副損槍尖、壞箭頭、襯香綿熟鋼甲;穿一領繡牡丹、飛雙鳳、圈金線絳紅袍;係一條稱狼腰、宜虎體、嵌七寶麒麟帶;著一雙起三尖、海獸皮、倒雲根虎尾靴;彎一張雀畫麵、龍角靶、紫綜繡六鈞弓;攢一壺皂雕翎、鐵梨杆、透唐猊鑿子箭;使一柄欺袁達、賽石丙、劈開山金蘸斧,駛一匹負千斤、高八尺、能衝陣火龍駒;懸一條簡銀杆、四方棱、賽金光劈楞簡;好似南天六丁將,渾如西嶽巨靈神。

這周昂坐在馬上,停停威猛,領著右隊人馬來到城邊。與丘嶽下來,拜辭楊太尉,作別眾官,離了東京,取路望濟州進發。

且說高太尉在濟州和聞參謀商議,比及添撥得軍馬到來,先使人去近處山林砍伐木植大樹,附近州縣拘刷造船匠人,就濟州城外搭起船場,打造戰船。一麵出榜招募敢勇水手軍士。

濟州城中客店內,歇著一個客人,姓葉名春,原是泗州人氏,善會造船。因來山東,路經梁山泊過,被他那裏小夥頭目劫了本錢,流落在濟州,不能夠回鄉。知得高太尉要伐木造船,征進梁山泊,以圖取勝,將紙畫成船樣,來見高太尉。拜罷,稟道:“前者恩相以船征進,為何不能取勝?蓋因船隻皆是各處拘刷將來的,使風搖櫓,俱不得法;更兼船小底尖,難以用武。葉春今獻一計,若要收伏此寇,必須先造大船數百隻。最大者名為大海鰍船,兩邊置二十四部水車,船中可容數百人。

每車用十二個人踏動,外用竹笆遮護,可避箭矢。船麵上豎立弩樓,另造昤車擺布放於上。如要進發,垛樓上一聲梆子響,二十四部水車一齊用力踏動,其船如飛,他將何等船隻可以攔當?若是遇著敵軍,船麵上伏弩齊發,他將何物可以遮護?其第二等船,名為小海鰍船,兩邊隻用十二部水車,船中可容百十人。前麵後尾都釘長釘,兩邊亦立弩樓,仍設遮洋笆片。這船卻行梁山泊小港,擋住這廝私路伏兵。若依此計,梁山之寇,指日唾手可平。”高太尉聽說,看了圖樣,心中大喜。便叫取酒食衣服賞了葉春,就著做監造戰船都作頭。連日曉夜催並砍伐木植,限日定時要到濟州交納。各路府州縣,均派合用造船物料。如若違限二日,笞四十;每三日加一等;若違限五日外者,定依軍令處斬。各處逼迫,守令催督。百姓亡者數多,萬民嗟怨。有詩為證:

井蛙小見豈知天,可慨高俅聽譎言。

畢竟鰍船難取勝,傷財勞眾更徒然。

且不說葉春監造海鰍等船。卻說各處添撥水軍人等陸續都到濟州,高太尉俱分撥各寨節度使下聽調,不在話下。

隻見門吏報道:“朝廷差遣丘嶽、周昂二將到來。”高太尉令眾節度使出城迎接。二將到帥府參見了,太尉親賜酒食,撫慰已畢,一麵差人賞軍,一麵管待二將。二將便請太尉將令,引軍出城搦戰。高太尉道:“二公且消停數日,待海鰍船完備,那時水陸並進,船騎雙行,一鼓可平賊寇。”丘嶽、周昂稟道:“某等覷梁山泊草寇如同兒戲!太尉放心,必然奏凱還京。”高俅道:“二將若果應口,吾當奏知天子前,必當重用。”是日宴散,就帥府前上馬,回歸本寨,且把軍馬屯駐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