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度議取梁山泊宋公明一敗高太尉(1)(1 / 2)

賦曰:寨名水滸,泊號梁山。周回港汊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裏。東連海島,西接鹹陽,南通大冶金鄉,北跨青齊兗郡。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百隻戰艦艨艟;建三十六座雁台,屯百千萬軍糧馬草。聲聞宇宙,五千驍騎戰爭夫;名達天庭,三十六員英勇將。躍洪波,迎雪浪,混江龍與九紋龍;踏翠嶺,步青山,玉麒麟共青麵獸。逢山開路,索超原是急先鋒;遇水疊橋,劉唐號為赤發鬼。小李廣開弓有準,病關索槍法無雙。黑旋風善會偷營,船火兒偏能劫寨。花和尚豈解參禪?武行者何曾受戒?焚燒屋宇,多應短命二郎;殺戮生靈,除是立地太歲。心雄難比兩頭蛇,毒害怎如雙尾蠍?阮小七號活閻羅,秦明性如霹靂火。假使官軍萬隊,穆弘出陣沒遮攔;縱饒鐵騎千層,萬馬怎當董一撞。朱仝麵如重棗,時人號作雲長;林衝燕頷虎須,滿寨稱為翼德。李應俊似撲天雕,雷橫猛如插翅虎。

燕青能減灶屯兵,徐寧會平川布陣。呼風噀雨,公孫勝似入雲龍;搶鼓奪旗,石秀眾中偏拚命。張順赴得三十裏水麵,馳名浪裏白條;戴宗走得五百裏程途,顯號神行太保。關勝刀長九尺,掄來手上焰光生;呼延灼鞭重十斤,使動耳邊風雨響。沒羽箭當頭怎躲?

小旋風弓馬熟嫻。設計施課,眾伏智多吳學究;運籌帷幄,替天行道宋公明。大鬧山東,縱橫河北。步鬥兩贏童貫,水戰三敗高俅。非圖壞國貪敗,豈敢欺天罔地?施恩報國,幽州城下殺遼兵;仗義興師,清溪洞裏擒方臘。千年事跡載皇朝,萬古清名標史記。

後有詩為證:

去時三十六,回來十八雙。

縱橫千萬裏,談笑卻還鄉。

再說梁山泊好漢自從兩贏童貫之後,宋江、吳用商議,必用著一個人去東京探聽消息虛實,上山回報,預先準備軍馬交鋒。言之未絕,隻見神行太保戴宗道:“小弟願往。”宋江道:“探聽軍情,多虧殺兄弟一個。雖然賢弟去得,必須也用一個相幫去最好。”李逵便道:“兄弟幫哥哥去走一遭。”宋江笑道:“你便是那個不惹事的黑旋風!”李逵道:“今番去時,不惹事便了。”宋江喝退,一壁再問:“有那個兄弟敢去走一遭?”赤發鬼劉唐稟道:“小弟幫戴宗哥哥去如何?”宋江大喜道:“好!”

當日兩個收拾了行裝,便下山去。

且不說戴宗、劉唐來東京打聽消息。卻說童貫和畢勝沿路收聚得敗殘軍馬四萬餘人,比到東京,於路叫眾多管軍的頭領,各自部領所屬軍馬回營寨去了,隻帶禦營軍馬入城來。

童貫卸了戎裝衣甲,徑投高太尉府中去商議。兩個見了,各敘禮罷,請入後堂深處坐定。童貫把大折兩陣,“結果了八路軍官並許多軍馬,酆美又被活捉去了,似此如之奈何?”一一都告訴了。高太尉道:“樞相不要煩惱,這件事隻瞞了今上天子便了,誰敢胡奏?我和你去告稟太師,再作個道理。”有詩為證:

懷私挾詐恨奸雄,詭計邪謀怎建功?

數萬兒郎遭敗劫,卻連黨惡蔽宸聰。

童貫和高俅上了馬,徑投蔡太師府內來。已有報知:“童樞密回來了。”蔡京料道不勝,又聽得和高俅同來,蔡京叫喚入書院裏來廝見。

童貫拜了太師,淚如雨下。蔡京道:“且休煩惱,我備知你折了軍馬之事。”高俅道:“賊居水泊,非船不能征進,樞密隻以馬步軍征剿,因此失利,中賊詭計。”童貫訴說折兵敗陣之事。蔡京道:“你折了許多軍馬,費了許多錢糧,又折了八路軍官,這事怎敢叫聖上得知?”童貫再拜道:“望乞太師遮蓋,救命則個!”蔡京道:“明日隻奏道:‘天氣暑熱,軍士不服水土,權且罷戰退兵。’倘或震怒,說道:‘似此心腹大患,不去剿滅,後必為殃。’如此時,恁眾官卻怎地回答?”高俅道:“非是高俅誇口,若還太師肯保高俅領兵,親去那裏征剿,一鼓可平。”

蔡京道:“若是太尉肯自去,可知是好。明日便當保奏太尉為帥。”高俅又稟道:“隻有一件,須得聖旨任便起軍,並隨造船隻,或是拘刷拘刷:強製性任用、拘集。原用官船、民船,或備官價收買木料,打造戰船。水陸並進,船騎同行,方可指日成功。”蔡京道“這事容易。”

正話間,門吏報道:“酆美回來了。”童貫大喜。太師叫喚進來,問其緣故。酆美拜罷,敘說:“宋江但是活捉上山去的,盡數放回,不肯殺害,又與盤纏,令回鄉裏。因此小將得見鈞顏。”高俅道:“這是賊人詭計,故意慢我國家。今後不點近處軍馬,直去山東、河北揀選得用的人,跟高俅去。”蔡京道:“既然如此計議定了,來日內裏相見,麵奏天子。”各自回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