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梁山泊十麵埋伏宋公明兩贏童貫(1)(1 / 2)

詩曰:

紅日無光氣障霾,紛紛戈戟兩邊排。

征鼙倒海翻江振,鐵騎追風卷地來。

四鬥五方旗影揚,九宮八卦陣門開。

奸雄童貫摧心膽,卻似發年大會垓。

話說當日宋江陣中,前部先鋒三隊軍馬趕過對陣,大刀闊斧,殺得童貫三軍人馬大敗虧輸,星落雲散,七損八傷。軍士拋金棄鼓,撇戟丟槍,覓子尋爺,呼兄喚弟,折了萬餘人馬,退三十裏外紮住。吳用在陣中鳴金收軍,傳令道:“且未可盡情追殺,略報個信與他。”梁山泊人馬都收回山寨,各自獻功請賞。

且說童貫輸了一陣,折了人馬,早紮寨柵安歇下。心中憂悶,會集諸將商議。酆美、畢勝二將道:“樞相休憂!此寇知得官軍到來,預先擺布下這座陣勢,官軍初到,不知虛實,因此中賊奸計。想此草寇隻是倚山為勢,多設軍馬,虛張聲勢。一時失了地利。我等且再整練馬步將士,停歇三日,養成銳氣,將息戰馬。三日後,將全部軍將分作長蛇之陣,俱是步軍,殺將去。此陣如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皆應,都要連絡不斷。決此一陣,必見大功。”童貫道:“此計大妙,正合吾意。”即時傳下將令,整肅三軍,訓練已定。

第三日,五更造飯,軍將飽食。馬帶皮甲,人披鐵鎧,大刀闊斧,弓弩上弦。正是:槍刀流水急,人馬撮風行。大將酆美、畢勝當先引軍,浩浩蕩蕩殺奔梁山泊來。八路軍馬分於左右。前麵發三百鐵甲哨馬,前去探路。回來報與童貫中軍知道,說:“前日戰場上,並不見一個軍馬。”童貫聽了心疑,自來前軍問酆美、畢勝道:“退兵如何?”酆美答道:“休生退心,隻顧衝突將去。長蛇陣擺定,怕做什麼?”官軍迤喂前行,直進到水泊邊,竟不見一個軍馬,但見隔水茫茫蕩蕩都是蘆葦煙火,遠遠地遙望見水滸寨山頂上,一麵杏黃旗在那裏招展,亦不見些動靜。

童貫與酆美、畢勝勒馬在萬軍之前,遙望見對岸水麵上蘆林中一隻小船,船上一個人,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斜倚著船,背岸西獨自釣魚。童貫的步軍,隔著岸叫那漁人問道:“賊在那裏?”那漁人隻不應。童貫叫能射箭的放箭。兩騎馬直近岸邊灘頭來,近水兜住馬,攀弓搭箭,往那漁人後心颼地一箭去了。那枝箭正射到箬笠上,當地一聲響,那箭也落下水裏去了。這一個馬軍放一箭,正射到蓑衣上,當地一聲響,那箭也落下水裏去了。那兩個馬軍,是童貫軍中第一慣射弓箭的。兩個吃了一驚,勒回馬,上來欠身稟童貫道:“兩箭皆中,隻是射不透。不知他身上穿著什麼?”童貫再撥三百能射硬弓的哨路馬軍,來灘頭擺開,一齊望著那漁人放箭。那亂箭射去,漁人不慌,多有落在水裏的,也有射著船上的,但射著蓑衣箬笠的,都落下水裏去。

童貫見射他不死,便差會水的軍漢,脫了衣甲,赴水過去,捉那漁人。早有三五十人赴將開去。那漁人聽得船尾水響,知有人來,不慌不忙放下魚釣,取棹竿拿在身邊。近船來的,一棹竿一個,太陽上著的、腦袋上著的、麵門上著的,都打下水裏去了。後麵見沉了幾個,都赴轉岸上去尋衣甲。

童貫看見大怒,叫撥五百軍漢下水去,“定要拿這漁人,若有回來的一刀兩段!”五百軍人脫了衣甲,呐聲喊,一齊都跳下水裏,赴將過去。那漁人回轉船頭,指著岸上童貫大罵道:“亂國賊臣,害民的禽獸!

來這裏納命,猶自不知死哩!”童貫大怒,喝叫馬軍放箭。那漁人嗬嗬大笑,說道:“兀那裏有軍馬到了!”把手指一指,棄了蓑衣箬笠,翻身攢入水底下去了。那五百軍正赴到船邊,隻聽得在水中亂叫,都沉下去了。那漁人正是浪裏白條張順。頭上箬笠,上麵是箬葉裹著,裏麵是銅打成的;蓑衣裏麵,一片熟銅打就,披著如龜殼相似,可知道箭矢射不入。張順攢下水底,拔出腰刀,隻顧排頭價戳人。都沉下去,血水滾將起來。有乖的赴了開去,逃得性命。童貫在岸上看得呆了。身邊一將指道:“山頂上那麵黃旗,正在那裏磨動。”

童貫定睛看了,不解何意,眾將也沒做道理處。酆美道:“把三百鐵甲哨馬,分作兩隊,叫去兩邊山後出哨,看是如何。”卻才分到山前,隻聽得蘆葦中一個轟天雷炮飛起,火煙繚亂。兩邊哨馬齊回來報:“有伏兵到了!”童貫在馬上,那一驚不小!酆美、畢勝兩邊差人叫軍士休要亂動,數十萬軍都掣刀在手。前後飛馬來叫道:“如有先走的,便斬!”按住三軍人馬。童貫且與眾將立馬望時,山背後鼓聲震地,喊殺喧天,早飛出一彪軍馬,都打著黃旗,當先有兩員驍將領兵。怎見得那隊軍馬整齊?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