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3)

“我想找個可靠的人做水果批發生意。秋季是收獲的季節,做什麼應該都比教好做。”

兩人就這樣計劃著,慢慢往順理思路。準備著用頭腦加資金掙錢。

他們這些想法愛玲也曾告訴過柳虹,柳虹又鼓勵了一番,說她也會留心幫他們找適合他們幹的事。

柳虹所在的這條街要改建,平房要換成樓房。柳虹說拆了她就不再做生意了,她要去上學,選擇了法律,學律師專業。柳虹說如果想獨身,先得給自己找個固定職業。做生意太辛苦,一個人也忙不過來。她家姊妹四人,她最小,其他人都過得很好,大家也全都支持她上學。做一名律師也是她的追求,等有了固定職業,她還是要一邊工作,一邊攻文學。

這天下午,柳虹來到愛玲租住的房子,告訴她一件事,說她的一個朋友在東門橋開了一個家電批零門市部,現在也想去上學,門市部要轉出去,生意不錯,她覺得愛玲和楊飛接這個門市部很合適。

愛玲問:“那得多少錢呀?”

柳虹說她仔細問過,還有三個月房租,貨大多都退回了廠家,要接這個門市部,得五萬多吧。

“可我現在手頭隻有一萬。”

“你和楊飛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借到錢。自己攢夠錢做生意的很少,做生意大多都靠貸款,你去過南方,不知道這一點你學到沒有。這件事對你們來說的確是個好機會。”

晚上楊飛回來,愛玲給他說了這事,楊飛沉默了一會兒,說:“咱隻有一萬,其他的四萬到哪裏找去?誰會借給咱錢呢?抵押貸款咱又沒有可抵押的。唉,況且還要有流動資金。”

“我明天打電話問問大姐,看大姐能不能借給咱一些錢。”

“也就隻能這樣了,現在願意幫咱一把的也就隻有大姐了。”楊飛有些頹喪地說。

第二天,愛玲給大姐打電話說明了情況。大姐問:“考察好了嗎?”

“應該沒問題。”愛玲回答。

“你在電話亭站著別走,你姐夫正好在,我和他商量一下看能給你們借多少錢,一會兒我給你打過去。”

愛玲緊張地站在那裏等著大姐的消息。“生活呀,你就開一扇門讓我們進去吧!”愛玲在心中默默祈禱。

大姐的電話打過來了,令人高興地是,大姐能借給他們三萬五千塊。愛玲高興極了。下午,她就到柳虹那裏說她現在有四萬五千塊錢。

柳虹驚奇地問:“你哪來的那麼多錢?你籌集資金這麼快?”

愛玲就給她說了錢的來曆。

柳虹高興地說:“我那朋友很有錢,我看能不能先欠他一部分,你們還要有流動資金。有我的擔保,應該沒有問題。萬一不行,我先借給你們一萬。隻是你們兩個能做起來嗎?生意也不是好做的,這麼多錢,萬一賠了,你們拿什麼還人家?”

“不會的,柳姐。萬一賠了,我們已經想好了後路,不會把你夾在中間,賠也不能讓全賠了,要是我們感到能力不行,就立即收手。最多虧損進我自己的和我姐的一部分。我們倆再用苦力去掙。我父親開了一個機磚廠,我們算過,兩人在那裏苦幹兩年就可以把虧進去的錢全部還清。”

“不錯,後路都想好了。這個忙我幫定了。”柳虹笑著說。

太順利了,順利得讓他們兩人覺得簡直像是在做夢。大姐和大姐夫很快把錢給他們送了上來,又幫他們作了一番考察,覺得的確不錯。柳虹的朋友給他們賒了一萬五,年底還清。

生活終於向他們露出了笑臉。

楊飛在經商方麵很有靈性,零售、批發一起做。他把每樣產品從生產商的實力、公司的發展理念、產品的性能、同類產品的價格比較、產品的內部構造等等每一個細節都研究得很透徹。他把進到自己店裏的每一樣產品都要打開自己組裝一次,把原來柳虹朋友經銷的質量不硬、公司實力不強的產品,都低價處理掉,爭取隻做質量好的名優品牌產品。他把售後和銷售一樣看重來抓。他明白自己沒有強大的資金做後盾,隻能從質量和售後、信譽來取勝。

這兩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讀書。《厚黑學通鑒》《卡耐基成功之道全書》《曾國藩謀人謀事之道》《紅頂子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官商之道》,甚至是《三國演義》等這些書他們都讀,並從中獲得經商的理念、經驗。

機會來的是那樣的及時。這年飲水機正風靡市場,電磁爐也剛剛投放到他們所在的這塊市場。這天,南海的一個電磁爐廠的業務員來這裏找代理商,和楊飛談了一會兒,覺得楊飛做很合適,就想讓楊飛來做。楊飛苦於沒資金,隻能留了聯係方式,說過幾天給他答複。

業務員走後,楊飛在店裏思謀該如何發展。有個人來買了台飲水機,楊飛騎三輪車幫他送到家。他家有好幾樣電器都壞了,還有線路都很亂。楊飛就幫他修理好了這些電器,整理好了線路。那人很感激,給工錢,楊飛說什麼也不要,說是舉手之勞,不用付錢,以後有什麼生意多來照顧就行了。這個人覺得楊飛很樸實,就說他們單位有兩千多名職工,年終要發一批六百元左右的物品作福利,他已經考察了一段時間,覺得電磁爐比較適合。楊飛正好剛從那個業務員那裏了解了電磁爐的知識,並且那個廠是一個專業生產電磁爐的廠子,生產的電磁爐質量可靠,榮列同類產品十佳品牌之一,電視上有它的廣告,知名度很高。於是楊飛就把他所知道的知識講給那個人。那人高興地說他回去開個會,把這事定下來,要是定下來,一定從楊飛這裏走貨,具體情況定下後再談,楊飛當然知道他指什麼,於是說:“您就放心,我明白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