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華接著宣布第四條通知:根據總部的總體規劃,成都工廠12個部門將整合為3個:一個生產部、一個質量技術部和一個綜合管理部。就在大家麵麵相覷的時候,柯華清了清嗓子宣布:任命董人為生產部經理,負責產品生產管理;任命歐陽小強為質量技術部經理,負責計劃采購、生產技術、設備維護、產品質量;任命卞浩然為綜合管理部經理,負責人事行政、費用控製、倉儲物流、信息技術等,未獲得任命的管理人員,全部免職,降為普通員工。如果不願意留下來繼續服務,我們可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按照“N+2”給予經濟補償,這裏的N指嘉華和鳳凰的累加工齡。
又是一個驚天霹靂,炸得在座的幹部目瞪口呆。
會議室頓時被一團濃厚的陰霾籠罩著,壓迫得人喘不過氣。柯華與艾偉用目光交流了意見,說:“今天的會議到此為止。大家回去想想,願意留下來的,我們歡迎;不願意留下來的,請明天到總經理辦公室簽訂協議。”
第二天早上,未被任命的5個經理、主管齊齊地來到總經理辦公室簽協議。沒有爭吵、沒有不快,隻有說笑,柯華和艾偉一個個地握手表示感謝,並每人送一個帶有鳳凰LOGO的精美禮品。這些主管、經理不是傻瓜,他們都在心裏算了一筆賬:由管理幹部降為普通員工,臉上無光不說,收入每個月至少減少2000多元,如果協商解除合同,領了補償金,過完春節,再到人才市場,還可以到同行業其他公司拿到差不多的職位和薪水,何樂而不為?
用了不到兩天時間,柯華完成了成都工廠一個月都沒有完成的瘦身計劃,而且皆大歡喜。
邱貽可派柯華春節到來前趕到成都,攻下最後一個堡壘,他的瘦身計劃雖然比預期推遲了一個月但總算是完成了。他兌現了給威廉姆森的承諾,中國區從下月起止跌不虧了。盡管代價是慘重的,盡管威廉姆森對這樣的結果不太滿意,但他自己是欣慰的。佟雪雪說得對,凡事都存在風險。對於龐大的中國區,要在大環境欠佳的情況下短時間扭虧為盈,不采取強硬措施是不行的。他承認他是有些心急,心急難免決策武斷,難免動作粗暴。
盈利計劃第二階段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展開大規模的推廣活動,全麵扭虧為盈。可惜的是,他不能親自主持了。在柯華到成都工廠的前一天,他接到全球人力資源副總裁傑弗裏的來電。傑弗裏在電話裏通知他,過完中國農曆春節,他將不再兼任中國區總裁職務,總部希望他集中精力把亞太區銷售業務搞上去。傑弗裏沒有說明解聘他的理由,但他心知肚明,不情願也沒辦法,鳳凰文化的要求就是這樣的,事做錯了就應該承擔責任。
對於新任中國區總裁,傑弗裏建議由中國人來擔任,最好是原來嘉華電子過來的人,目的是平衡兩個團隊,同舟共濟,和氣生財。邱貽可頓感臉火辣辣的,傑弗裏這話豈不是在委婉地批評他排擠嘉華團隊?他心想,要讓中國人擔任中國區總裁,這人要來自嘉華團隊,除了張和平還有誰?對於這個提議,他沒有反對。經過一年的文化改造,張和平差不多脫胎換骨,成了完全的鳳凰人了。張和平清楚盈利計劃第二階段的目標,他雖離開了中國區,但還在蘇州辦公,還是張和平的上司,他可以時時刻刻監督張和平按既定計劃推進工作。
第一任中國區總裁在位8個月。邱貽可在任前後不到6個月時間,但他不認為自己比前任更失敗,至少他還在亞太區總裁的位置上。兩任中國區總裁曇花一現,邱貽可不得不承認他太小瞧身邊這些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員工了:他們遠非想象的那樣低素質,遠非如電影裏那樣羸弱好欺,他們的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超過許多中上等發達國家的員工。許傑弗裏說得對,或許中國人就應該由中國人來管理,有哪個外國人比中國人更了解中國人呢?
中國有句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邱貽可心想,他在中國區管理上收獲的經驗和教訓,說不定對他管理亞太區有幫助呢,因為這些國家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源自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