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一章 貧賤最大的悲哀(2 / 2)

台駘令張繡率本部兵一萬為前鋒,利用其在宛城的影響力先西進舞陰,拿下懸於北方的宛城。如此,新野便直接暴露在台駘軍的兵鋒之下。

此時,荊州方麵劉琦以兵兩萬守江夏;劉備本部兵一萬,加投奔自己的劉辟四寨這數年征戰後殘存的一萬五千兵、雷薄兵五千共三萬守新野;關羽以荊州兵五千守樊城;劉表將兵三萬守襄陽;江陵作為自己的大後方留有張允三萬水軍。

劉表有兩個兒子,劉琦與劉琮。

劉表初以長子劉琦之相貌與自己甚為相像,十分寵愛他,但後來劉表次子劉琮娶蔡夫人的侄女為妻,蔡夫人因此愛劉琮而惡劉琦,常向劉表進毀琦譽琮之言。

劉表寵耽後妻,每每信而受之。

劉表妻弟蔡瑁及外甥張允同樣得幸於劉表,亦與劉琮相睦。蔡瑁、張允為了更方便的控製荊州,於是決定扶植年幼的劉琮,時常令蔡氏中傷劉琦。

劉琦心中不安,就與劉備商議保護自己的對策,劉備說道:“這種事情,你如果請教諸葛孔明,一定能得到解決。”

劉琦說道:“隻恐孔明先生不會插手。”

劉備於是教劉琦一計。劉琦宴請諸葛亮,諸葛亮果然不願幹涉他人家務,拒不回答。

劉琦便依計邀請諸葛亮一起登上高樓賞景,又命令左右把梯子撤開,對諸葛亮說:“如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話從你嘴裏說出,隻進入我一個人的耳中,可以說了嗎?”

諸葛亮說:“你難道不知道,春秋時晉國的太子申生在國中遭到危險,而他弟弟重耳在外流亡卻終獲平安的事情?”

劉琦領悟了諸葛亮的意思,暗中策劃從劉表身邊離開。正好黃祖被孫權殺死,劉琦就請求接替黃祖的職務,劉表於是委任劉琦為江夏郡太守。

劉備問諸葛亮為何在這個時候建議劉琦駐紮在外麵,畢竟劉表已經眼看不行了。

諸葛亮說:“江夏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既可以憑險固守,又可以向東退往江東。我觀劉氏父子有兵不能用,有將不能使,而北麵台駘蠢蠢欲動,恐怕荊州就要不保。現在讓劉琦駐紮外麵,則隻有江夏太守空置,他隻能前往江夏駐守,也好作為狡兔一窟。”

不久,劉表病重,劉琦從江夏回襄陽來探視。

由於劉琦素來慈孝,張允等人怕其父子二人相見而親情相感,會令劉表確立劉琦為嗣,於是就對劉琦說:“將軍委派你鎮守江夏,責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離職守,父親見到你一定會生氣。傷害親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勢,不是孝順之道。”

他們把劉琦關到門外,不許他與劉表見麵,劉琦隻好流著眼淚離開。

劉表病勢危篤,望劉琦不來,至四月中,大叫數聲而死。

劉表去世後,蔡瑁、張允等就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

劉琦大怒,把印信扔到地上,準備借奔喪的名義起兵討伐劉琮。恰巧趕好,軍隊還未來得及開拔,劉琦就聽到了台駘大軍已經南下荊州的消息,於是隻好作罷。

201年五月,台駘討伐劉表,田豐獻計說:“今華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將軍既令張繡西進,自當做出聲勢,給劉表從南陽南下之象,劉表必定重兵防禦北側。這時,將軍可派一支精騎從汝南而下,直取江夏,拿下荊州東大門。”。

台駘從其計,留衛鋼鎮汝南,替自己教誨台思君,自領十萬大軍朝新野進發,又令顏良以文醜為副將率狼騎軍一萬直取江夏,程渙、趙浮等各率副將及攻城器械將兵三萬,前往支援。

同月,劉表因背疽發作而身亡,享年六十歲。

劉表自知二子難以揮斥荊州,病危時曾想將荊州讓給劉備,劉備自知荊州關係複雜,並無徐州陳元龍、糜子仲般屬意之輩,蔡、蒯二家必定興風作浪,於是不受。

一代豪傑劉景升,就此一命嗚呼。

後人評道:“戰爭解決問題的年代,文化擴張戰略隻能被人當作以西伯自居的笑柄。”

又有人認為劉表為豚犬之輩:“劉景升亦非傑出才,偷息荊襄,不思展足,其無能已可概見;至如惑後妻,遠長子,卒至身死未幾,全州歸台;而於真誠坦白之劉玄德,若即若離,反使其倉皇奔走,瀕死當陽,玄德不負景升,景升實負玄德耳。”